第31章 改革裁军-第2/2页
众臣一直赞成领导的看法。于是,柴荣将这项重任交给殿前都虞侯赵匡胤。
首先就是裁员,裁去那些老弱残兵,强制他们退伍,朝廷发放给他们一笔安置费,还允许他们回家后,在一定时间内享受“减免赋税”的政策。
裁掉他们后,柴荣又让各镇招募勇士,对新入伍的士兵实行“精锐者升之上军,赢者斥去之”的竞争制度,谁有本事谁吃肉,谁没本事谁出局。这也就是达尔文进化论里面说的优胜劣汰。
对于各地选拔送过来,特别优秀、武艺高强的精干将,柴荣将他们全部充实进了殿前亲军。这样一来,殿前军实力大增,兵力扩充至3万人。一改数十年朝廷一直依赖侍卫军的格局,也扫除了唐中期以来养冗兵和内轻外重的积弊。
此时最优秀的殿前司,柴荣又交给赵匡胤,由他来率领、训练和指挥。这是赵匡胤人生中的又一个大的机遇。
赵匡胤以中央的名义整军,以中央的名义建立了自己可靠的班底,在中央的名义下完成了自己个人实力的扩张,并最终得以上位。做了皇帝之后,他还将此进一步发扬光大,设立了改良版的士兵选拔标准。当然,这是后话,在此不多说。
只说经过这一番军事方面的整顿,自此之后,后周禁军面貌大变、精干高效,成了一支“听从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锐军。从此,柴荣就率领这些雄兵,征伐四方,捷报频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