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回不去的小时候快乐-第2/3页





        家里别的不多,包装箱多的是!

        一个方便面的纸壳子,被司老太扯开,分成两半,一人一半:

        “呐,爱惜点啊,下次来可没有了,一人只能来领取一次,知道了?”

        “知道了!谢谢太奶奶!”

        看着嘻嘻哈哈跑走、穿着厚厚棉衣堪比一颗球的娃娃们,司老太笑得慈爱。

        “啧,我家曾孙孙很快也能这么大啦!”

        “娃娃们啊,见风长呦!”

        ……

        进入腊月之后,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年食了。

        元孟县的年食,以面食为主。

        如果是南方,那就是大寒小寒杀猪过年。

        腌制腊肠、腊肉、腊猪蹄、腊鸭子等等,都可以安排上了。

        北方人基本不腌制腊肉等食物,因为北方的冬天足够漫长,冰天雪地,肉食保存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南方湿度大,气温升起来也很快,肉食腌制了才方便保存。

        北方的冬天,不生火的屋子,或者直接生肉挂在屋外,那就是天然的冰箱。

        村里人家家户户都要做一些油炸的年食,比如麻花,比如馓子。

        由于工作量太大,临近的十来位妇女们,就开始搭伙完任务了。

        一群人提前商量好,今天去你家帮忙,明天上她家。

        馓子别看一盘一盘的,那一根一根细细的,都是手工搓出来的。

        一块拳头大小的面饼,从中间戳个洞,然后慢慢扯大,再将手掌穿过去,双手一点一点将它搓开,一圈圈搓细。

        这可是个技术活!

        这年头的农村,不会这些精细手艺的女人,是要被群嘲的。

        颜立夏就不会,好捉急!

        司老太是个老把式了,属于总控者,站在油锅前炸馓子。

        这是个技术含量更高的活儿!

        一般人搞不定。

        一个年食团队里,务必得请这样一个技术高超的人,掌握火候。

        颜立夏不会搓,就站在油锅跟前,给奶奶打下手。

        手中一根长长的擀面杖,上面挑着一盘一盘待炸的馓子。

        搓好的馓子,很像师傅手中拉好的一挂拉面,根根分明,细细的。

        司老太手中两根炸馓子的工具,粗铁丝做成的,形状很像“5”。...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