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15个小时总收益六千块



男怕收麦子,女怕生孩子。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

        收麦子,顶着烈日,弯着腰,一手抓麦子,一手握镰刀,收割。

        别说劳动了,就是一直保持这个姿势往前走,一两个小时,腰疼得人都得崩溃!

        更何况,还是在高温烈日下,一收割就是三五天,年年如此,谁能不够够的呢?

        不止是收割,还要码好,拉回去,卸下来,碾压脱粒。

        碾压时候,还要拿着四齿叉不停翻麦子,确保均匀碾压。

        真不是一个累,可以定义的!

        听到司辰的话,人群里立马就有一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大伯,上前发烟,道:

        “小伙子,去我家吧,我家30亩,我现在就给你钱,600块,是吧?”

        说着,那人就从衬衫胸前的口袋里,掏出一个牛皮钱包,点出来六张崭新的百元大钞,递过来。

        司辰眼皮一跳,下意识接住,呦吼,这是个有钱的主儿啊!

        他不动声色打量人家那身行头,白衬衫,黑西裤,牛皮鞋,很讲究的穿着。

        “荣哥,你等等,我先给司辰把钱结了。”赵三把人往后拉。

        “我着急回厂里呢,当然越快越好!”

        “害,荣哥,我知道你大忙人,毕竟,罐头厂几百上千号的人,都等你坐镇指挥呢。”

        赵三嘿嘿一笑,圆滑:

        “你们兄弟姐妹们,都是厂里上班的体面人,确实忙。”

        “不过,每年回来收麦子,你就当兄弟姐妹们回家聚一聚,孝敬老人了,二老也高兴,是不是?”

        这话说得,赵荣心里舒坦了。

        司辰大概知道了,县里唯一的罐头厂的厂长,还是半国营,难怪这么体面。

        这年头的元孟县,罐头可是走亲访友必带的礼物之一,跟红糖、鸡蛋一样,非常受欢迎。

        两块钱一罐,不贵,还体面。

        就像后世走亲戚时提牛奶、八宝粥等饮品一样。

        “叔,不急,我这里有个本子,您先记上,晚上咱再结账。”

        司辰心里另有打算,不计划收赵三这个费用。

        赵家垣,他初来乍到,得依托赵三帮忙。

        村里哪些人厚道,可以给收割,还能给赊账几天;哪些人不厚道,不能打交道。

        司辰都得依靠赵三。

        并且,人是村长,在村里是有威信的,他跟着,司辰心里踏实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