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那时候的滴水观
谢玉从小到大都生活在城市里,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去乡下一趟,因此他对奶奶的记忆并不多,也并没有特别深厚的感情。
他脑海中最多的记忆,便是奶奶独自一人坐在小院里头发呆,嘴里还会不时发出一连串的叹气声。
他唯一一次比较深刻的印象,那还是他六、七岁的时候跟爸妈去乡下避暑的时候。
那一次回到乡下,他刚走到门口就发现门是关着的,奶奶不在家。
爸妈反而像是松了口气一样,自顾自的忙碌了起来。
谢玉闲来无事,就跑出去玩。
一个老人见他从奶奶的屋里出来,告诉他奶奶可能到滴水观里去了。
他也没有多想,谢过老人以后就沿着那人指的方向蹦跶着跑过去,找到了一条铺满了落叶,很是破败的山路。
一路上行,进入那时候的滴水观。
与此同时,谢玉奶奶梦境也正好切换到了滴水观的场景。
一条铺满了落叶的山间小径,一扇简陋的方木门,一个砖瓦破败的前殿,还有一间勉强能入眼的主殿。
后殿和后院似乎还没有搭建起来,只有几间比较破旧的小木屋。
主殿中更是简单,三清道祖神像就摆放在那里,如同现在的滴水观一样,却是整个滴水观最为神异的区域。
主殿里头没有了给香客解签的桌案,没有白玉一样的蒲团,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黄色的蒲团,又脏又小。
甚至于一整个道观里头连一包香烛都没有,唯一的一包还是谢玉奶奶带来的。
这一幕,令滴水观的所有人浑身巨震。
程帆不禁露出一丝苦笑,最初他接手道观的时候就是这副鬼样子。
嘴上说这是一间道观,看上去却比鬼屋还吓人。
说句实在话,当初要不是这道观卖不出价钱,他未必会愿意留下来当道士。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环境,谢玉的奶奶却依然甘之如饴,诚心诚意地供奉香烛。
家中的矛盾虽然还是无法消弭,但却让她得到了心灵上片刻的宁静。
画面中,她跪在那一张发旧的黄色蒲团上,向面前泥塑的三清道祖神像,虔诚的祈祷。
谢玉没有去打扰她,悄悄走到她身边,听见她嘴里念念有词。
声音很轻,似乎是在诉说自己的愿望,又像是在细数自己的罪过,祈求平安和乐。
而在奶奶的记忆中,谢玉清晰地听道奶奶口中哀切念叨的话语:
“道祖老爷,我有错,我太偏袒他们两个小的,伤了大儿的心,孙子也疏远我。”
“我希望老大一家都和和美美的,大胖孙子健健康康,学习进步,将来考上大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