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马氏
“将军,地上火堆尚是温热,贼子离去当有一个多时辰。吾方十九名精锐寻来,能全部为之反杀,贼子人数或不下三十人!
且从伤痕来看,有过马上马下对战,贼子配合得当,绝非等闲!”
一名身材魁梧的部曲,查验之后,详细向停下探寻的军将,躬身抱拳汇报,其额头隐有汗珠低落。
敢杀他们虎豹骑,还杀此间一队精锐,这伙市井游侠,可不寻死!
但若是昨夜他率部追击,死的怕是他耳!
左侧将领手持缰绳,面容坚毅,但显凶狠,年纪看起来不过二十四五,正是曹操养子曹真。
另一人,年长五、六岁,留着长须,此人乃是曹操族子曹休,又被曹操换作“千里驹”。
两人而今都属虎豹骑中,领兵之将。
在曹操率曹真、曹仁、徐晃、满宠等将,南下将领期间,曹真等人,处于宜城等地驻守,协助地方安定。
谁曾想有贼人胆敢杀了他们手下部从?
了解到军情,又得晓追剿的一队人马,迟迟未归后,二人顿觉情况不对。今适逢丞相曹操从江陵离开,即将过路宜城,返回襄阳的关键时刻,途中安全岂能大意!
是故亲率大部前来查看。
而见这一队人,皆为利器所伤,死的不能再死后,二人神色,皆显得异常凝重。
“所有人,分成三部,当分部沿马蹄寻之,贼子人数众多,马匹稀少,定不会走远!”
为部从安排后,于朝阳光芒下,曹休转头看向一旁从弟,道:“子丹,汝如何看待此事?”
曹休本人作战刚猛,但又多有谋略,疑心很重。许是从小被曹操抚养长大,视若己生,故同曹操性格有些相似。
曹真同样是被曹操一手带在身边养大,年纪尚弱,即显露了虎将之姿,亦知兵法。而其人原本姓秦,父秦邵在曹操起兵讨董,于豫州协助曹操招兵买马时,为时任豫州牧黄婉所杀,后被曹操收留。
为曹休所问,曹真眉目间,出现了一些暴怒之色,拔剑劈向了旁边的树枝,高声道:“兄长,依讨回之兵士所言,那伙贼人,不过十几众,如何能杀得了吾等精锐,显然有人助之!
此仇不报,难以下咽也!
小弟之意,乃是将此地所有大户,全都召集起来,严加盘问,让其交出贼子。如若不然,杀他个一干二净!”
曹休一双粗眉渐渐皱起,拍了拍曹真肩膀,沉吟道:“子丹,不可莽为之!叔父南下前,早有于吾等道言,于荆州地方,当行安抚,在此时机,若是击起反意,得不偿失!
但以子丹所言,时下贼子或已躲藏,召来本地大族,协助寻觅,未尝不可。”
十数里外,在同魏延等人,绕了一大圈,骑马来到一处岔路,猛地刺向马屁股,以之沿一侧道路奔行引敌后,王伦带着另四人,走向了另一条崎岖小路,并停歇一二。
这里距离马家坞堡,也只有五里多地。
“王君似乎于此地颇为熟悉,莫非是宜城本地人?”
魏延看着正在为他处置伤口的王伦,但觉面前之人,越发深不可测。
不仅心思细腻,于撤退道路上,多次故布疑象,扰敌视线,还使得一手好刀法,昨夜于马上杀敌,当真勇武过人!
此外,王伦之于数人的伤口处置,无不证明其好外伤之治。
这样的一个人,又岂会是平庸之属,难怪小小年纪,就能在左将军帐下为军吏。
而于宜城为曹军所占后,敢于重新潜回敌,更令魏延感叹其中胆气!
但他左思右想,凭在宜城待过两年,都没有想到本地豪族大户中,有面前这般人物。
王伦抬起头,迎向魏延的目光,笑道:“魏君乃真汉子,即是这短短半日,吾视魏君乃刎颈之交!但也不相隐瞒,此地马氏,与吾有些联系。
幼小时,常随家人来此游玩,只是时间久远,有些事情忘了,可此间小路,却也记得,不想时下还能通行!”
宜城距离襄阳并不算远,因阿姊嫁于此,王伦确多来此探亲,依稀记得还同马氏一些同龄人,于这丘陵山峦中同游过,只是儿时记忆浅浅,很多人的面孔名字,早就变得模糊。
司马迁所著《史记·廉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刎颈之交,意为可同生死,共患难之友。
像刘备年少,即同友人牵招“少长河朔,英雄同契,为刎颈之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