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华国小将计划



在于赵老板签订了合作协议之后,何蔚也没闲着。

他将赵老板介绍给了陈雁生。

其实,多年来,陈主席没少向西班牙人青训输送优秀的华国小球员。

但是,真能踢出来的,一个都没有。

陈主席听说了何蔚的想法,首先给予鼓励。

但还是语重心长的告诉何蔚,搞青训太难了。

在华国搞青训就更难了。

虽然凭借何蔚这块金字招牌,短期内会有不少家长将孩子送来学习。

但与国外动辄几千上万名新增小球员相比,华国的足球人口依然少的可怜。

职业足球的成材率很低。

英国做过一项研究,追踪某阶段参加过青训的全部一百多万年轻人。

最终,能够顺利在英超登场的,只有180人。

按这个数据计算,英格兰青训的成材率在万分之一到万分之二之间。

大量的球员被筛掉,主动或被动放弃了足球生涯。

甚至能够踢上职业比赛的球员,也绝对不超过百分之一。

对于华国来说,足球基础远不如英格兰。

从一开始就搞的是精英教育那一套。

因此,成材率反而远高于英格兰。

能够坚持在足校、青训梯队一直踢下去的,大概有十分之一都能得到职业球队合同。

这个数字已经不低了。

但是,这种模式的弊端在于,球员上限远低于那些万里挑一的英格兰球员。

大量还没来得及展现足球天赋的小孩,并没有任何机会接受专业的训练。

更别提华国的训练水平,与国际先进有着天壤之别。

何蔚知道陈主席的担心。

就算是赵老板,恐怕也一直做着两手准备。

只要何蔚没法把摊子撑起来,那就赶紧大家赚钱了事。

华国足球不是一两个人救的了的。

大家都不知道的是,何蔚有一个顶级外挂。

系统给予的墨镜!

这只墨镜能清楚地分辨出每个人的足球潜力。

这也是何蔚坚持参与足校管理的原因。

只要把潜力足够的孩子们挑出来,他们的成材率将达到一个恐怖的地步。

对于何蔚来说,最缺少的就是时间。

可以预见,七八年后,一定会有一只空前强大的联队出现。

……

赵智城的性格比较闷,三棒子打不出个屁来。

但他天生神经反应速度很快,对足球线路判断十分准确。

青训教练觉得这华国小孩倒也算是个可造之材。

再加上赵智城是何蔚介绍来的,队友们对他多了几分尊重。

所以,内向的赵智城,在西班牙人青训过得还算不错。

他也开始明白,为什么何蔚对原城足校的训练始终不屑一顾。

从理念,到课程设计,到调整能力,再到各个团队的专业性上,根本没得比。

光是身边这批同年龄段的队友,整个国内都凑不出来。

训练结束后,赵老板掐着时间给儿子打来视频电话:

“阿城,今天的训练感觉怎么样?”

“爸爸,非常好!我觉得自己又有进步!”

“嗯嗯,那就好。过几天可能有一批国内球员会去试训,你记得关注一下。”

赵智城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赵老板与陈主席成功达成协议。

每隔几个月,

就会选一批各年龄段的优秀成员来西班牙人试训。

整个过程的费用由陈主席与原城足校共同承担。

事实上,这里的原城足校其实指的就是何蔚。

何蔚想要在人员选拔上插手,必须得出点血。

当然,陈主席在其他方面也有收获……

总之,原城足校与西班牙人青训初步达成了关于“华国小将计划”的合作意向。

何蔚私下很关注赵智城。

他心里知道,即使天赋再优秀,也得通过日复一日的训练兑现。

如果期间出现伤病等意外情况,很可能会影响球员的潜力。

听说赵智城目前的适应程度还算不错,何蔚松了口气。

他没打算经常与赵智城见面,免得给他太多压力。

……

何蔚从队友手中买来一辆二手西雅特汽车,比较便宜,开着还算顺手。

他亲自开车去机场接林依依。

这次见面,林依依会跟何蔚签署正式的雇佣合同。

以后他们俩就是正式的老板-员工关系。

经过一个月的修养,林依依脸上似乎稍微肉了一点。

她身上的学生气还没完全褪去。

“看什么看,没见过美少女啊!”

何蔚耸耸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