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时至运来-第3/4页





    高翔咬牙往前走,与士卒同甘共苦,马匹全部让给受伤生病的将士,亲自走在队伍前面。总算撑到快走出子午谷。

    待离谷口越来越近时,高翔提早派人打听,连派三波,都无人回报。高翔发觉不好,下令备战,派人往前占据高处,隐藏身形。

    将带来的旗帜插入附近可以立足的山上。安排好一切,分兵数百,缓缓进军。

    谷口曹将董禧奉雍州刺史张既之命把守子午谷口,张既怕董禧懈怠,派督军周彬督促,周彬没辜负张既托付,与董禧配合,深入谷内,派兵在谷内两侧,监视子午古栈道。

    谷内曹军把住险要,视野开阔,紧紧观察动静。高翔在快要抵达子午谷口,派出的精细斥候,无一例外,非死及擒。

    曹军审问俘虏,为首的斥候都尉也是忠心,故意恐吓曹军说自己是有一万多人,劝曹军投降。

    曹军急忙报予董禧、周彬。董禧急忙派人报予张既,贼军数万,兵临谷口。

    周彬劝道:“贼寇之言,怎可轻信!”

    董禧道:“纵然不可信,贼兵已经出现,也需要禀报。何况贼军难道会派几千人来送死?我料贼军人数不会少,我们一千兵马终究吃紧,速速求援为上!”

    周彬无法反驳,主动进攻害怕谷口有失。张既收到董禧求援,倒也镇定叹道:“董禧不知兵,敌军斥候探路,何不假作不知,占据山谷险要埋伏一波,挫其锋芒,也能试探出贼军兵力。

    击杀贼军斥候,贼军未曾折损,打草惊蛇。唉,也罢,董禧终究不能太指望,谨慎也好。”

    张既将长安城全面戒严。因为南阳、陇右两处交战,长安城中兵马并不多,只有五千多人,董禧又分出一千。

    张既反复看了看奏报,下令咸阳等处及长安周围下属县城抽调多余兵马赶来长安驰援。分兵两千兵马往子午谷。

    严令董禧保护好子午谷口,搞清楚兵马人数,务必堵住,援军很快就到。兵马走后,张既征召长安城中精壮协助把守长安。

    董禧得知援军很快就会赶来,与周彬商量是否进军,此时在山谷埋伏的曹军监视兵马回报,他们藏不住身形,汉军一起进军,人数上千,每到一处险要处或杂草密布处。乱箭齐发压制,然后兵马扑上,不然就是放火烧,远远望见,无法再呆住便撤了回来。

    董禧、周彬听完禀报商议道:“我们干掉贼军斥候,现在贼军定是察觉到我们的存在。

    我军所立大营是险要之处,贼军若是想出谷口,定要进攻,我们兵马一千,只守不攻,可保万全。”

    两人商议已定,收缩兵力坚守不出。高翔赶到曹营,观看一番道:“孔明先生所虑甚是,幸赖大军未出子午口。传令,每人携带两罐火油,手拿火把,整备军备,全军进攻!”

    左右劝道:“将军,我们人少,贼军所处之处险要,我们据下攻上,不利于我!”

    高翔道:“孔明先生之计乃令我们虚张声势,趁现在贼军大军没有聚集,先猛攻一波,吸引贼军。贼军调动援军赶到,我们便撤退。传令,不得后退,尔等将校亲自督战!”众人领命。

    汉军迅速整兵,开始进攻。董禧、周彬有准备。高翔指挥进攻。汉军在附近选择一处有回声的山谷,排开战鼓,一起猛敲,拼命呐喊。

    前线汉军先用弓箭压制,刀盾兵举盾靠近,扔出油罐,放火烧毁曹营。董禧指挥曹军居高临下,防御的游刃有余。

    高翔拼命进攻的架势倒也唬住了董禧。当晚汉军撤退,董禧登高观看,远处影影绰绰,隐隐约约看到四面火光密布,旌旗散立。沿着栈道、山谷绵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