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食肆-第2/3页





    秦月笑着和邻里左右打了照顾,然后进到了自己食肆中,往后厨去搓元宝下锅煮。

    说起来会开食肆还是凑巧。

    刚到洛州的时候,秦月跟着芦苗去永安寺中帮忙寺中照顾那些被遗弃的孤儿,在寺中帮忙自然是跟着大和尚一起吃斋饭。

    对普通人来说,斋饭偶尔吃一吃倒是无妨,可天长日久吃下去便会觉得有些寡淡。

    秦月便去集市上买了肉菜回家来自己动手做饭,芦苗只吃了一次,就惊为天人,并且笃定了这手艺必定是能赚钱的。

    但这世道,女人凭借厨艺赚钱是难事,如今开着酒楼食肆的都有自己的厨子,也很少听说这些厨子里面有用厨娘厨娘还是官宦人家用得多。

    无论是秦月自己还是芦苗,都是不想去别人家做厨娘的,于是两人合计了一番,便搞了个板车架着锅,每每有集市的时候就去摆着摊卖点面点炸果子之类。

    两人最初盘算着这么做一做成本不算太高,板车驴子之类都可以找永安寺借来用一用,剩下沉重的就是炉子和锅,但有驴子可以赶车也不算难事,只要能把带出去的面点果子都卖掉就是赚到。

    谁知道就赶了两次集市,秦月的手艺就被洛州的老饕们记住了,第三次去赶集,就有人早早在她们之前去的位置站着等,不仅排了长队,还早早就把她们带出去的东西都给买空。

    如此几次,秦月和芦苗就发现了这大概就是机会了。

    两人于是先在永安寺旁边租了个小门面,再之后生意越来越好,手中的银钱也攒得足够,就盘下了如今的食肆,又起了个简单的名字就叫秦芦记原本秦月是想把芦苗的姓放前面,但芦苗振振有词说是因为她的厨艺更重要,所以秦要在前面,于是便这样定下。

    不过一年工夫,这食肆生意便红火得整个洛州都闻名。

    芦苗和秦月两人忙活不过来,便与永安寺商量了,寺中收养的那些孤儿孤女若不想皈依佛门也无处可去,他们愿意的话,长大了就到她们的食肆来帮工。

    永安寺的大和尚们也愿意结下这样的善缘,还主动帮忙她们与洛州其他的这样收养孤儿的庄子牵线,如此便又有了在秦芦记中帮工的这群小孩子们。

    搓着元宝的时候看了一眼锅里的水已经开了,秦月把已经搓好的那些放到锅里去煮,然后盖上盖子,继续在旁边搓元宝。

    芦苗从外面进来,帮着她看了看锅里的元宝还用勺子给捞了两下免得糊在锅底,口中道“等会我们一起去永安寺烧香吧”

    “好啊”秦月点头,“等会我上去再换个厚点的衣服。”

    “要多穿点,冷得很。”芦苗点头,“我让他们去套车,等会带着这群小屁孩一起去。”她一边说着,一边从旁边柜子里面把碗都拿出来摆好了,“我喊豆花进来帮忙,免得等会吃完了都要中午了。”

    秦月笑了一声,道“也好,叫他们进来帮我搓元宝就行。”

    芦苗一边应着一边走到门口,朝着外面喊了一声,便叫了两个大点的孩子进来了。

    两个大人一群小孩热热闹闹地把元宝搓好又下锅煮了吃完,再套好马车,浩浩荡荡地往永安寺去烧香。

    大年初一的永安寺格外热闹,前来烧香的人格外多一些。

    秦月左右看了看,却觉得今年的热闹甚至比前两年更盛,除却应有的年味,还多了几分高昂的喜庆。

    在排着队等着进大殿烧香的时候,便听见了左右人群在讨论着北狄的战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