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小院》祝圣诞节快乐,不吝赐票。



夜深,一应繁华也渐渐在夜幕中归于平淡,一行五人离开湘君苑。张毅、陈情住的客栈就在城南,出得馆来没多久便到了,鲁行规三人落脚的酒楼靠近城中,还需些脚程,一日的奔忙,约定第二天再逛逛这潭州城,也都早早的回房了。

第二日一大早,张毅、陈情便在酒楼的大堂,吃着早点候着三位,见余双下来,便招呼过来一起用膳,王士徒、鲁行规随后也陆续下得楼来。

潭州的早上也是极热闹的赶上逢一,每月初一,十一,二十一,便有早市。相近村落的农户商贩,早早的入了潭州叫卖。这日刚好十一,早市就在城中心,四面通达,凡有赶早的人,从东南西北四门涌来。也有来的早的,一早的售卖一空,便担着扁担、驾着车往回走。酒楼就坐落在早市附近,五人出得酒楼不消片刻便到了早市,多是当地土产、山味。湖湘竹林密结,竹制品尤为精巧,竹篮、竹筛、竹耙、竹筷、竹凳、竹椅一应俱全。

路过早市,城南多是府衙,城北则多是当地乡绅世家,城东城西则品流复杂,市坊林立,一应小商小贩皆在此地。吴家、谭家便是住在这城北,罗家因其铸造生意则将宅院购在了城西,因此也常被吴家、谭家视为不入流。昨日鲁一行三人便是由西门入的城,这东西二街,远比城南、城北繁华许多。一行五人逛了半日,有些疲累,便在罗府附近找了家面馆,坐了下来。

罗府高门大院,青砖的台阶共有八层,意喻八方呼应,广进财源。门前两颗门槐,槐下各置上马石、下马石、拴马的桩子一套。朱红色的大门,两边各镶着一个黄色圆亮的黄铜狮子头,与门前抱鼓石上的狮头相互辉映,颇有韵味。墙围皆是青砖所砌,从墙内映出一只榆树,据传是罗家先祖入湖湘之时种下,后移栽至此,庇佑着罗家的昌盛。门阔府深,院内情况众人也就不得知了。

潭州城也逛了一圈了,落脚处可有眉目。王士徒问道,便夹着桌上咸菜往嘴里送去。

城东有个小院我看就不错,城南城北就不用考虑了,动静太大。余双喝了口面汤继续解释道:小院背靠街尾墙垣,饶是僻静。院旁便是市坊,住的皆是一些贩夫小民、平头白丁。坊内四通八达,遇事也极易脱身。

众人分头行动,余双将院落位置告知陈情、张毅,二人便直奔牙行而去。鲁行规一行三人便回到酒楼等候消息。

第二日陈情、张毅便带着牙人来到了酒楼,原是买卖之事并不顺利,众人便一同前往小院。一路经牙人介绍,这院主是一位落魄的秀才,名唤唐雁墨。年近而立还是孤身一人,祖上也曾在湖湘做过些小官,置办了一些家产,到他这一代却已经没落了,仅剩了这院子,自己靠着去富户家教书识字,倒也三餐有继,不愁吃穿,只是也无甚余钱。

众人进得院来,方才瞧见院落的全貌,院中天井东北角,有一口井,看样子已经是荒废了,井旁是厨房。天井进去是前厅,前厅左右各是一间房,院中北置一间房,南面置两间房。南面房间旁靠近进门处是茅厕,北面房间旁则是一牲棚,堆着些草料,也不见牛羊鸡鸭。再过去,便是厨房与水井坐在。此时唐雁墨正在前厅前的天井中躺在躺椅上喝茶看书。

牙人先一步进了院中,又把众人请了进来,唐一脸嫌弃的看着众人道:不是说过了不卖么。

唐秀才,价钱什么的都好商量嘛。牙人一脸谄媚的说道:我今儿把主顾都叫来,

你们有什么话,当面说,这买卖不就是你买我卖,价钱合适,双赢嘛。

不行,劝人卖祖产,我将来怎么对得起我唐家先祖。唐雁墨一边摇头,一边说道,又摆了摆拿书的手,半起身,另一只手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

唐秀才看的可是唐代风水大师杨筠松的《撼龙经》?余双与其攀谈到。

先生知道杨筠松?

某曾有幸拜读过杨筠松大师的《撼龙经》、《疑龙经》。余双回道。

哎,杨筠松的著作如今是难寻得很呐。唐雁墨感叹到。

龙已识真无可疑,尚有疑穴费心思。大抵真龙临落穴,先为虚穴贴身随。余双娓娓道来,听得唐雁墨一愣一愣的:这,这是《疑龙经》?说罢从躺椅上便惊座而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