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高3-第2/2页



一方面,不想让高一刚进来的那帮小伙子得意忘形。另一方面,也算是保全了我们高三这帮老球员的面子。

要是继续再比下去,哪怕几分钟时间,胜负结果真的很难说。

这最后一个准绝杀,也可能是那哥们一直都还记得我的原因吧。

进入高三下半学期,我几乎和篮球断绝了。

一来是真没时间,中午和下午放学都被学业占满了,体育课全被征用。

二来是因为受伤,在高三下半学期刚开学的第一次打球,记得是周五放学后,当时还没有排满补课表。

很不巧的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我连续两次摔倒,都是右手撑地缓冲。

一次是打篮球被对手撞倒;第二次是被一旁踢足球的人不小心绊倒。

后果是右手手腕严重扭伤,几乎不能弯曲了。

等过了一两个月伤势才慢慢好转起来,但那时也几乎没有任何闲暇时间了。

高考前最后的那几个月,好像沉浸在倒计时的沙漏中,从上往下的沙粒一点点的埋没自己,感觉是极其煎熬和漫长的。

那段时候没有任何娱乐消遣,每天都在补课和题海中做着重复运动。我几乎都忘了篮球。

因为这个时候,清醒的头脑告诉自己,篮球那只是一个梦想幻想,或至多是一个爱好。

普通的我只能在普通的道路上继续自己的人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终于是来了。

高考成绩并不是很理想。

只有传统强项数学,在有个低级失误的情况下,还取得了不错的分数。

传统弱项英语,在H中学顶级专职高三老师的强力鞭策下,终于也算是没有拖后腿。

传统的不稳定项语文,却又一次拉跨。同学之间打听分数,感觉班级平均分我都没有达到。

而我父亲主课的三加一的那一项文科,也只考了个平常分,远低于父亲的期望。

四门学科的总成绩,是超过了一本最低分数线,但远未达到我渴望的一本第一志愿。

而一本的第二志愿学校入取应该没有问题,只是入取专业可能会被选择。

正当我在琢磨要学哪一个专业的时候,没想到原本填在一本第三志愿的学校来了电话。

那是一所在南方大城市的重点高校(后面称Z大),按现在的标准,即是985又是211。

由于上海本地生源一般都不太愿意离开家乡去外地(除了北大清华这种以外),为了确保外地名牌高校能在上海完成招生指标,它们历来有优先权。

当年上海生源在填写高考志愿时候,有条硬性规定:一本、二本和专科每一档只要填写学校,必须至少填一个外地高校。

而绝大多数志愿填写,都会把外地有名气的重点高校,填在每一档的第三志愿。

外地重点名牌高校在上海的招收人数非常少,所以入取分数通常要比上海本地高校的分数高出许多,因此将外地重点高校填写在第三志愿,基本只是为了充数。

而那年,我算是遇到了意外的惊喜。

Z大在上海招收文科五人,填写Z大为第一志愿的只有二人,填写在第三志愿的也只有二人,其中一个是我。

按照我的分数,在理论上,应该被另一所在上海的高校(填写在第二志愿的学校)入取。

但由于外地名牌高校在上海的优先调档和入取权,Z大招生办给我电话问愿不愿接受调剂,直接去Z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