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结束



春游这一天是星期五,所以结束以后,我们便有了两天假期。却不想这个时候,本省又出现了新的疫情,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我们的实习突然间结束,这次的春游,也为我短短一个多月的实习生活画上了一个不尽完美的句号。

我们一直害怕的公开课终究没有开展,最后回到了大学校园,于师将我们叫到了会议室,开了一次实习总结大会。

于师简单问了问我们毕业以后的意向,两个保研的杨和琪,还有考上研的我与许会继续读书,班长丹与修,马,姜暂时找到了工作,应该会去到特殊学校和教育机构当老师。至于万,高,田,欣似乎还要继续备战考研吧。

于师问了我们对于实习学校的感觉,只要是问了问那里的优缺点。实际上,我们这一届是第一次被安排在该特殊教育中心进行实习的学生,以前的几届都会在其他学校。但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原本的几个学校并愿意接收研究生,因此我们来到了这个学校。如教育学和一些其它学院的大四学生,他们的实习是在学校里听着老师讲课然后自己上课所完成的,虽然看不到真实的校园样子,但是胜在简单和方便。

听了于师提问,几个女生便说了些自己的想法,不过大部分的意见都是针对学校的管理的,她们大概也同我一样,看到了该校管理有些奇怪的地方了吧。至于这里的老师和教学,以及整体的氛围,我们还是非常喜欢的。

听完我们的发言,于师又总结了几句,最后让我们上交了实习手册和其它的一些材料,我的大四特殊学校实习生活便宣告彻底结束了。

后叙

我曾一直渴望着到特殊教育学校实地看看那里的真实情况。好在我的实习给了我这样的一次机会,让我得偿所愿。我也很感谢这所学校教给我的东西,令我获益匪浅,尤其是特教中心的各位老师,让我看到了特殊教育教师的现实一面,让我对这个行业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同时,也更感谢特教中心的孩子们,陪我渡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他们将在我的人生中留下重要的一笔,成为我一生的财富。

特殊教育虽然冠以特殊之名,但终究逃不出教育两个字。当我们整个社会对教育进行反思而指责出来的问题,终究也会在特殊教育领域发现。我们的教育总是不够纯粹,经常要为了教育以外的事情而让人焦头烂额。但又恰恰是那些与教育无关的东西,反过来左右着教育的进行。虽然我们不断的要求改变,可实际的进程,却又十分缓慢。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冗杂堆积起来以后,想要清理的阻力异常巨大,很难毕其功于一役。

我对特殊教育的理解十分浅薄,尚没有窥其门镜,但一颗拳拳之心还是有的。似乎特殊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将特殊孩子变的与普通孩子一样。这与普通学校想把孩子变成一样的优秀学生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这二者的困难也是不言而喻的。我不知这样做对是不对,但如果想要一个人彻底变成另一个人总还是说不过去的。

我并不觉得将特殊学校的课程上的与普通学校一样便是好的。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我们的教育终究是一直盯着学生的短板不放,而忽视每个人的长处。特殊孩子的特殊性已经注定了他们的缺陷,我们尤其在这方面下功夫,是不是忽视了本该让他们能够在另一方面取得成就的机会?这是我的一点浅薄的看法。毕竟我也一直是被补短板的教育教到了如今,可惜我的短板一直没有被补上,

而我的长处也未曾被发现。

我在这里见到了许多特殊儿童,他们与我在书本上读过的记载并不一样,接近过以后,才能感受到他们是活生生的人,而非书本上那些冷冰冰的“病”。我能够见到他们脸上的笑容,听到他们说的话语,在那一刻,我不会去思考他们的特殊性。景师曾经给我们上过融合教育的课程,融合教育的理念已经在国外流行了许多年,但在国内还只是起步阶段。我曾听黄师说过,她对于融合教育是存在质疑的,现在我也同意黄师的看法。我在特殊教育中心见到了几个从普校转到这边的学生,他们在中心里是拔尖的学生,能够帮助老师完成各种任务。但是一旦放在普校里,他们的特殊性便会瞬间被放大。如梁老师说的:“那要是在普校里,还不得让人给欺负死啊!”虽然融合教育可能更有利于这些特殊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但相对的,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能忽视。至于究竟是东风压倒了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了东风,那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