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洞内见闻-第2/3页



河岸上沿着河堤,每隔数步,便竖一朱漆杆子,杆顶挂着的硕大红纸灯笼才刚刚点亮,举目望去,长长的连成一串,仿佛汴河上的一串红珠项链,闪烁着溢彩流光,煞是好看。

尽管曲敬自小便常至此处,早已贯见此番景色,但每次在这样天色渐暗的时辰来至这里,仍然觉得有些美得不真实,仿佛梦中一般。

沿着河岸行了一会,天色便已完全黑了下来。耳边喧嚣更甚。丝竹声不绝入耳,伴随着或高声或低语的士子吟诗或谈笑声,以及妙龄佳人们娇嗔浅笑的婉转话语声。

可是越是这样,曲敬反倒越觉得寂静,仿佛孤身一人置身于热闹之中,这热闹却与自己无关,更有种遗世独立之感。

二人行至汴河靠近州桥的一处所在,在尹湛的带领下,寻到一处悬在河岸上的简陋石梯,扶梯而下,在离水面不足二尺的位置,是一圆形洞口,约莫有四五尺方圆,看洞壁痕迹,早先的时候应该有铁栅栏挡在洞口,使得洞内的水可以流出排入河道,而洞外的人却无法钻入洞中,只不过如今铁栅栏早已不见了踪影,也许久没有污水从此处流出了。传说中无忧洞有一千四百余处洞口,这便是其中之一了。

石梯的底部有一处三尺见方平台,正处于洞口之外,尹湛从背上的包裹里,取出了两件带有宽大兜帽的黑色罩袍,把其中一件交到曲敬手中,示意他套在身上。这也是今天早些时候特意准备的。

穿好了罩袍,将面容隐入兜帽下深深的阴影中,尹湛又取出火折子,点亮了一盏只有碗口大的小灯笼,而后先行躬身钻入洞中,曲敬紧随其后,一步迈入了这个完全陌生的新世界。

起先是不算漫长的低矮排水洞,也就是数十丈的距离,二人便来到了一条稍显宽阔平整的洞穴之中,洞穴上窄下宽,底部中央有五六尺宽的水渠,两侧是略高出水面的小路,顺着洞穴前行,偶尔也能见到一些人,或坐或躺地歪在两侧洞壁上,大部分衣衫褴褛,有的奄奄一息,有的双眼麻木无神,也有的看到有人经过,就如饿了多日的豺狗一般眼神凶戾,但终究并没有做出什么举动来。

又走了一段路程,洞穴渐渐更加宽广,人也多了起来,除了前面那些看似无家可归的落魄之人,也见到了不少和自己二人穿着相似者,一样让人看不出身形的深色宽大罩袍,一样把面容完全隐藏在阴影之中。大家都行色匆匆,并无什么交流,自然也无人与曲敬二人搭话。

终于,在尹湛的带领下,走过了五六段长短不一的甬道,途径两处略显冷清的地底市集,以及一处聚满了流浪汉和乞儿的岩洞,终于,在尹湛已经把手中的提灯更换到第三根蜡烛时,二人来到了一处明显与之前不同的繁华集市。

此处地形与之前所过之处都不相同,不再是细长的地底甬道,而是犹如倒扣着的茶盏般的一处空间。地面整饬得甚是平整,向上看,三四丈高处的石质洞顶犹如天穹倒扣,让洞内的人感觉明显少了别处的那种压迫感。而此处的情景也如同洞外的街道,就地摆摊的摊贩和挑着担子的货郎挤满了此处洞穴,只余下纵横几条道路供人通过,四周的洞壁处,还有不少如同门户般的洞口,借着各自挂起的灯火,隐约能看到有挑着“川”字形酒旗的酒家,门前挂着葫芦的药铺,以及扎着彩门欢楼,既能吃酒听曲、又能眠花宿柳的风月之地。整处洞穴,除了因光线昏暗而略显阴森之外,倒是也热闹非凡。

尹湛停下脚步,兜帽下的脸微微转向身旁的曲敬,压低声音道:“过了此处,便是鬼樊楼的地界。那边大概会检查来往之人的身份,咱们得想个办法混进去。”

“什么办法?”曲敬问。

“大少跟我来吧。”尹湛倒是显得成竹在胸。

在各色摊贩之间来回逛了几趟,尹湛领着曲敬来到一处简陋的彩门之前。

“二位大爷,里面请!”才刚刚靠近,便有龟公迎了出来,提着灯笼在头前引路,因看不到客人的脸,不好认人,许多外边青楼惯常用的套路便使不出来,好在都是长久在此间讨生活的,也早已习惯,“二位爷之前来过吗?想找个姑娘,还是试试手气?……找姑娘啊……不知道有没有熟识的姑娘?秦宝儿、惜娘、佳佳都是咱们这里有名的红姑娘……只要苏画眉苏姑娘?哎哟,您还真是懂行?不过,今天可不太凑巧……要不二位试试佳佳姑娘和莲儿姑娘?佳佳的曲配上莲儿的舞,那可是咱无忧洞一绝,试过了绝不会后悔!……啊?要看雪霁姑娘跳舞啊?那行,就让雪霁姑娘给二位爷舞上一曲,再配上佳佳姑娘的琴歌,包您二位满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