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天地会-第2/6页



    不料文搏听见杨镐此言,来了兴致,便要跟他好好说道。

    所谓道理是越辨越明,他自己跟沉炼、陆文昭这些武人思想碰撞出来的火花,难免有些狭隘,如今找着一位进士,那不得商量一二?

    于是文搏不急着走了,拉住杨镐手臂,如钢钳一般就把他往屋子里带。陆文昭也有些好奇,一想到他这兄弟五大三粗的拉着杨镐一个文人谈这些大道理,便觉得有意思,笑着说道:“别看文兄弟是战场上十荡十决的勐将,也是我义父的谋主,大小事务必须得他审核方能实行。”

    杨镐心想你们俩是不是耍我?这位爷骑着马冲进将军府的景象我还历历在目呢,死在门外的家丁尸骨未寒,你跟我说他这样杀人如麻的汉子是刘綎谋主,那我杨镐就能当首辅!

    文搏自然不知道杨镐如何腹诽,他说话向来直来直去,把自己想法说了出来。

    “杨大人果然有眼光,这反金之事已经说过,您提到来辽东赴任的官员横征暴敛,我们都有所耳闻。所以才提出这复兴大明的口号!”

    “我们这当兵的感受最深,正卒月饷二钱五分,不打仗的时候能拿到一钱银子就算将主宽宏,主要靠的就是打仗的赏格和战后掠夺。至于卫所兵,许多拿不到粮饷不说,还得给长官种田服役,这粮饷到哪里去了?就是有人侵吞呀!”

    文搏这话说得没毛病,也是他一路上跟明军士卒不断沟通得到的结论。

    比如说刘綎优待家丁,本身家丁就有双饷不说,还时常赐予肥羊美酒绫罗绸缎,所以手下愿意为他打仗。

    相应的就是这帮子家丁平日骄横惯了,目中无人,残虐民众那是家常便饭,文搏这一通整治杀了上百人才让他们纪律好点。这次进了沉阳城,又有沉炼压制,这才没弄出什么乱子。

    但是对手下其余士卒,刘綎就吝啬得很,平日给半饷已经算是将领里面比较仁慈的。

    更贪财的,例如当年壬辰倭乱中扬名的总兵董一元,手下家丁破万,结果里头被查出有七千七百余人是冒领,也就是用不足额的卫所兵甚至自家仆役充当,领了朝廷发的粮饷全部私吞,以致手下家丁上万却根本没有战斗力。

    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大明越到后来越打不了仗,跟喝兵血肯定脱不了关系。这里头当然还有别的因素,但是文搏现在身份就是一个武夫,他也没法见微知着,哪怕有后世见闻,也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做出判断。

    杨镐听着文搏描述,有了些把握。他本来还想看文搏闹笑话,没想到人家还是有些东西。

    奈何这喝兵血的事情里头牵扯甚广,不是真像岳武穆说武将不贪财就能解决的。

    比如你要升官,那就得打点上官、监军吧?不然多大的功劳都得让人吞了,刘綎当年就是跟上官处不好关系,钱给了还被人参一本,功劳夺去不说,自己都被免职。

    后来刘綎又花了大价钱重新买通朝中有力人士,这才起复。

    所以喝兵血一个很要命的原因就是将领没钱,除了像李成梁那样扼守关隘控制走私贸易的不差钱的主,就是戚继光背后靠着东南地主和朝中首辅撑腰,才敢说饿死不掳掠,因为人家真有钱!

    后来戚继光被弄到蓟镇去,张居正也死了,哪怕之前四处平乱积蓄丰厚,戚继光还是过得紧巴巴的。以至于戚继光一死,来的总兵王保按老规矩喝了兵血不按时发饷,戚家军立刻堵住大门讨要薪水,然后就被人骗到城里杀了大半。

    这里头当然还有万历对于戚家军的不信任因素,但窥斑见豹,这年头当兵的被欠饷是家常便饭,就连壬辰倭乱的赏赐、饷银至今都有五分之一没发,由此可见上下侵吞军饷到了何等地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