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新概念作文大赛-第3/4页



    说着,她笑道,“于是,我之前就参加了冰心散文大赛了。”

    苏亦接着的她,“然后,一不小心就拿了一个金奖。”

    黎新叶说,“哪有这么厉害,我也只是侥幸,其实我也参加了新概念作文大赛,只是没有进入复赛。”

    苏亦恍然,随之感慨,“这玩意确实挺难的。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新概念作文大赛这些年太过于火爆了,就算我们在黄塘中学的时候,都听过韩公子拒绝复旦破格录取的事情,这些年,新概念作文大赛又走出来那么多青春文学常销书作家,茶言茶语的书架上摆放最多的就是他们作品,现在这玩意都变成全民狂欢的大赛了。而这些年《萌芽》杂志的销量也一再暴涨,我之前还给《萌芽》投稿,结果拒稿了两次,我就懒得弄了,现在想要冲击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这玩意,概率比中奖还要小。”

    这不是说说而已。

    新概念作文大赛的难度,从一开始,就不简单。

    因为这玩意从诞生之初,就野心极大。

    在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之下,新概念作文大赛其出发点就是探索一条还语文教学以应有的人文性和审美性之路,让充满崇高的理想情操、充满创造力、想象力的语文学科,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学科。

    这么牛逼使命,主办单位自然是牛逼哄哄的。

    98年首届大赛启动,就由北大、复旦、华师、南大、南开、山大、厦大等七所全国重点大学联合《萌芽》杂志发起共同主办,同时聘请国内一流的文学家、编辑和人文学者担任评委。

    除初赛作品要求字数控制在5000字以内,参赛者30岁以下之外,不收取报名费,无任何限制。

    这玩意火爆到什么程度呢?

    从最初的4千人次,逐年递增至7万人次。随着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高校合作力量陆续扩大为14所,清华、浙大、中大、北师大、武大、人大也先后加入了联合主办单位队伍。

    这14所,可都是国内牛逼哄哄的综合类高校。

    他们的中文系都不容小觑。

    说完高校这部分,再说到专家评委阵容。

    几乎囊括了当代中国文学界最为主流的专家学者。

    随便挑出几个出来,就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比如复赛评委会主任就是大作家王蒙,此外,还有作家马原、叶兆言、苏童、余华、陈村、曹文轩、此外,后世的大名人方方也出现在其中,此外,中作协的铁凝大佬以及现在南海省作协的韩少功也都位列其中。

    此外,还有不少苏亦熟知的学者。

    他们好多个都是在各大考研教材之中出现的存在。

    比如南大的王继志、复旦的陈思和、厦大的林丹娅、北大的曹文轩、北师大的童庆炳等等。

    此外,肯定少不了《萌芽》杂志主编赵长天,这位大佬才是灵魂人物。

    可以说,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诞生,他功不可没。

    甚至经常被媒体成为喊岳父韩的伯乐。

    如果看过大赛复赛评委的名单,就会被密密麻麻的大佬名字给亮瞎眼眼睛了。

    能够在这种的大赛之中脱颖而出,未来要混中国文坛就开挂了一般。各种资源都会砸在自己的身上,如果苏亦未来真能够拿新概念作文大赛作为跳板,然后成功进入北大读书,那他的作品,别说想现在一样需要跟出版社自荐了,到时候肯定会蜂拥而至,各大出版社以及出版公司各种出版经纪人肯定都围绕在自己的身边,到时候,杂志稿什么的,简直low到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