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遮住鹿的眼睛-第3/6页



    反正就是各种麻烦的事情。

    而工业思维就不同。

    工业化运行,并不是看重个人能力和经验,或者说,不只是看重这些。

    工业要求的是协作思维。

    一个人能力再大,技术再好,如果不能融入到集体里,那这个人必将被淘汰。

    而工业模式还有个更重要的点,就是工业需要长期稳定的发展和运行。

    不是今年做了,明年就不做了。

    只吃季节和轮次性的快钱。

    所以,工业化进程并不只是说发展工厂,开始生产新的产品。

    而是直接普及工业化思维。

    工业化取代农业化,也是任何文明和制度,必然需要度过一条道路。

    王天孝是从后世工业化高度发展的时代走过来的,自然懂得工业化带给大家的福利,以及后世经济发展的最大依据。

    无论是他的场站,还是砖瓦厂和预制厂,他都尽力将这种思维贯彻下去,让所有工作变得有序,制度化,可复制化。

    这样的话,所有生产和种植的核心技术,并不是掌控在一个或者一些人身上,也不是说离开谁,就不能做事情,或者离开某个工艺就无法继续发展项目。

    而是利用复制的能力,将一个成熟的工业模式转移到另外一个地方,只要按照标准好制度化做好,就能立刻出现新的工业体。

    这是他的目标。

    他相信自己的各项事业都终将突飞勐进,走到现在难以想象的地步和规模。

    未雨绸缪,是非常必要的事情。

    这样就不会在突如其来的时代浪潮下,被冲击的找不到前行目标。

    在他的坚持下,大家也慢慢适应了这种模式。

    吴文化和吴钱财夫妇自然不必说,就是后面新来的十个村民,如今也已经将他们和场站绑定在一起。

    他们通过观察,也知道场站好了,他们就好了。

    场站若是能种植好东西,赚到了钱,他们的收益就会好很多。

    而且,虽然每个人负责培育的药草种类不同,但是大家都做好了记录,可以彼此学习,一起研究。

    能力是大家一起提高,而不是某个人独占。

    王天孝对大家工作时间没有明确限制,他只是规定了要做哪些项目,具体时间由大家各自安排就好。

    若是需要晚上观察,那就晚上多干活。

    白日里没事,白日里就可以玩或者睡觉,反正就是工作的自由自在,不用担心什么纪律限制。

    王天孝这是借鉴前世儿子说的那种自由工作时间。

    只要保证足够的工作量,细节的安排就由大家直接安排。

    王天孝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员工呢赚到了钱,心情还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两全其美。

    “爸,你起来啦?”

    “爸爸,你起来啦?”

    王芳和王鹏跟着一起跑过来,一个人抱住王天孝一个腿。

    王芳如今和宏伟已上了镇上的幼儿园,每天下午去上一会课,虽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玩,但也是提前接触一些小朋友,培养下互相协作的能力,顺便也见见世面,也是不错。

    “宏伟呢?”

    “弟弟在拉屎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