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人情社会-第3/6页



    徐副镇长自然开心,能解决了这个事情,也算是他的一个政绩嘛,又没用花政府一分钱。

    既然解决了这种事情,徐副镇长看王天孝就喜欢多了。

    他饶有兴趣地和王天孝谈了一些药材发展的事情,对王天孝的使命感和目标都甚为认可。

    不知道说了多少遍后生可畏。

    还说既然清泉镇很适合药材种植,那其实就可以将这里发展成一个药材种植,培育,甚至研发的基地。

    因地制宜,也算是对未来经济的一种探索。

    这种远大目标的事情,王天孝还是对徐副镇长比较认可,毕竟他的身份在哪里,看问题的角度也更大一些。

    便针对有可能的合作,聊得很是开心。

    两人站在一处凸起的土包上,徐副镇长看着面前大片的荒地感叹道:“我们这里的气候条件实在是太恶劣了。你就说眼前这些地吧,因为靠近大山,所以被遮住了太阳,又被吸走了土地原来的养分,什么农作物都没办法种,只能放着长野草,实在是可惜。”

    “嗯,最主要的是缺水。我们西北本来大多数地方都缺水,但像庆城缺到这种地步的还是很少。水在所有农作物的根本,生命之源,没了水,不管什么东西都没办法正常生长。这片地里的水分被大山上的树给吸走了,所以荒废在这里,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是的,很难,很难啊。”

    徐副镇长叹息声,“你说说,我们这里的老百姓也勤劳,能干,更是愿意吃苦,可就是因为先天条件实在不允许,才让我们日子一直过不好。你可能没去过南方,人家很多地方都已经工业化了,可我们老百姓很多还吃不饱肚子。”

    王天孝有些意外地看着徐副镇长的侧脸。

    他是没想到,这个人竟然真的牵挂着百姓们,并不是那种只为自己的政绩,什么都不在乎的人。…

    或许,他是有做出一番政绩的想法,但骨子里,还是牵挂着百姓的。

    人果然都有两面性。

    想想也是,他也就是让自己修补下学校,并没有提出其他过分的要求,而且学校也只是能让孩子们安心读书。

    王天孝心中的芥蒂悄然消退一些。

    他想了想,突然冒出一个念头。

    既然这一片地不能发展农业,那要是发展成工业呢?

    他又想起和孟经理说的那个事。

    她那个弟弟不是想做点中药开发的事情嘛,如果能让他扎根在这里,将这里作为基地,说不定是个好事情。

    这里背靠大山,药材来源丰富,可以实际研究。

    如果真能做成的话,那岂不是一个真正能能拿的上台面的项目。

    毕竟他走的养殖和种植,都只是原始的农业阶段,而将原材料制成中成药,才是真正创造价值和提升利益的地方。

    “徐镇长,我有点不成熟的想法,不知该说不该说。”

    “啊,你说呀,我们现在不是畅所欲言嘛。”

    “那我就说了啊,”王天孝略一沉思,大概组织了话语,说道:“徐镇长,我们庆城,哦,就说我们清泉镇吧,天然不利的因素已经无法改变是不是。那我们与其怨天尤人,还不如想办法因地制宜,看看我们当前这种环境下,能发展到什么产业。

    虽然我们这里环境整体不好,但毕竟几千年的文明还是流传下了,对吧,既然古人都可以在更艰难的情景下一代代延续文明,如今我们各项条件都比以前好不知道多少倍,又为何不能既往开来,再创新的辉煌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