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你不仁我不义-第4/6页



    还以为是没做好呢。

    但实际上,这本来就是羊肉汤的味道。

    同样的道理,那种非常着名的拉面,之所以能全国各地都可以卖得出去,就是因为他们很擅长于在不同地方改善到不同的口味,若都是真正按照兰城的原来口味,也同样不会有多好的生意。

    说到底,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是与当地的文化和气候有关系。

    例如东北就喜欢炖的东西,因为太冷了,要是一个个炒菜,等后面的出来前面的早凉了。

    西南几个省喜欢吃辣椒,就是因为气候相对潮湿,吃辣椒可以祛除一定程度的湿气,而东部喜欢吃清澹,与当地温度长期偏高也不无关系。

    庆城的羊肉汤普遍味道和老陕的差不多,也是以重口味为主。

    饼是烤得焦黄的锅盔,扳碎放进去,吃着大蒜,味道别提多香。

    王天孝小时候的梦想就是能吃一碗羊肉汤。

    可惜的是,他前世一辈子都没吃过,眼看着羊肉汤从开始的几毛钱,最后发展到几十元,他始终都没舍得。

    等真正有一天孩子大了,他又因为身体的原因,不能吃羊肉了。

    这是遗憾。

    他有时候就会感慨,人一定在该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就去做,千万不要想着等以后干嘛,等万事俱备了再做什么。

    或许到那个时候,准备是准备的很充分了,但那种拥有或者去做的事情,已经不再是渴望,目标或者理想,而是根本无所谓了。

    不同的年纪,人的想法和目标,真的差距很大。

    两人在角落坐下来,各要了一碗羊肉汤,王天孝还专门叮嘱多加点羊肉。

    他今天看到米粮这么为难,心情格外好。

    虽然有点不地道。

    但……就是很爽。

    供电站那个家伙,竟然违背承诺,说好的事情平白无故就变卦了,那就让他要好好喝一壶。

    反正这个拉电入乡的工程,也不是清泉镇一家再搞,不同地方供电所都在做这件事情,想必不同的乡镇,大家都是竞争关系,要是清泉镇慢了,其他镇子就会快一些。

    到时候,李站长就会处于劣势。

    他说是人家不愿意发电线杆,这理由明显站不住脚,领导只要问一句,为什么别的人可以,就你这边不行,那就能堵住他所有的路。

    这种公家的人物,可看重这些东西了,这种事情做好了就是业绩,做不好的话,那反而就成了负面影响。

    不进则退。

    王天孝倒是想和别人都好好相处,但若是因此要让他被动,那可就不行了。

    “米老哥,你也不要着急,俗话说的好,车到山前必有路。这件事肯定是有什么内情在里面,只是我们不知道消息罢了,等下午你去找了那个供电站的负责人,应该就清楚明白了。”

    “但愿如此,我想也是。”

    “上次你好像说你们村是专门做豆腐产业的?”

    “嗯,其实能发展到这个是意外,因为我们村里恰好有一户人家,兄弟几人都是做豆腐,我通过观察,发现他们做的豆腐味道很好,质地也不错,很受方圆乡镇的百姓们喜欢,所以便和他们商量,让这种好的手艺产业化,全村的人都做起来,这样经过这两年的发展,我们米家村的豆腐已经远近闻名。”

    “好像是挺有名的,我看街道上其他豆腐都卖得不怎么样,但你们米家村的豆腐却都是供不应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