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威胁还是底线-第2/5页



    回去的路上,他顺便帮刘元买了十斤散酒,老头子好酒不喝,就是喜欢喝这种按斤卖的散酒,吃饭时,睡觉前都会小抿一点,说是味道美的很。

    他现在每个月给刘元一百元钱,刘元每次都推脱,说是他要钱也没用,包吃包喝包住还有酒喝,根本找不到需要花钱的地方。

    但王天孝还是按时发给他,一次不会落下。

    刘元在山里可是起大作用,他对动物的熟悉度要远远超过王天孝,很多次都是靠着他才能度过难关。

    王天孝后期想着养鹿,规模化养羊,这些都是需要刘元操心,用他的时候多着呢。

    经过书店时,帮小兰又买了一套沙俄文学套书,他是真心希望小兰能成为一个作家。

    尽管下一代王鹏他们都是高学历的知识性人才,可王天孝的同辈却都没有啥大的文化,即使王天诚最后考上军校,也更多的是靠关系,倒与学识没有太多关系。

    王小兰既然有这方面的天赋和理想,自己这个当哥哥的,肯定不会坐视不理。

    今天他走的时候,王小兰下意识也站起来,但被他用眼神给挡住了。

    他是他,小兰是小兰。

    他并不限制妹妹和其他兄弟关系亲密,也包括和王天仁。

    他从来都会分得清楚,一码归一码。

    小兰好不容易才和家里关系缓和一些,若是再贸然跟着他离开,那家里的人肯定会生气,得来不易的良好局面也就被破坏殆尽。

    他本来想去再问问米青松一些事,过去的时候,得知米青松恰好不在,便只好改日再说。

    时间过得飞快。

    最近王天孝特别忙碌,场站的事情基本都让李冠平他们负责了。

    他就是每天去看一看。

    看着两种草药生长的都很不错,一片欣欣向荣,他仿佛看到秋收的喜悦。

    他专门去找了米青松来现场看,米老很满意,说是他也没有想到这杨子岭的气候和环境这么适合种植草药,更是没想到这种事就被王天孝这样一个外来的新手一下子摸着了门道,歪打正着。

    王天孝则是趁机和米青松谈了收购的问题,米青松大概估计下产量,觉得如果没有意外,一亩地保守可以产一百斤左右。

    二千亩地就是二十万斤,目前两种草药的价格都在两块多,运气好的话,可以卖到五十万元左右。

    即使在这个估算的基础上打个八折,那也是四十万进账。

    米青松对这样的效益非常惊讶。

    主要是他从来没想过有人能包下一座山去种植草药。

    这个年代,人们刚从温饱线上挣扎回来,心里想的都是如何多种粮食,填饱肚子。

    根本就不知道还有这些乱七八糟的草药,更不用说去种草药了。

    很多时候赚钱就是这样,很多门道之所以能获得很大的收益,并不是这种行当又多困难,而是一般人根本就不知道,或者是想不到有这种门道。

    钱,最终都聚集到有想法,又有魄力的人手里了。

    面对米青松的惊讶,王天孝很巧妙地将一部分功劳给了米青松,说是他教导有方,并且趁机让米青松介绍一些出售资源。

    王天孝很会来事,他说出的销售价格要比清泉草药供销社里都还要低两毛钱。

    这样下来,如果是二十万斤,他就会直接因此损失四万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