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死谏-第2/3页





        “陛下是要他们和当地的百姓混迹在一起。”

        “对,朕就是这个意思。”唐冶起身居高临下的看着耿喜,“眼下,只是迁海,这么多的军队在沿海地区留着,起初,本来就是没有用的,朕只是为了震慑江源二郎,故意打草惊蛇,现在,目的也达到了,三军留在那里,作用就不大了,毕竟,暂时性的,我们是不会动手工大倭国的。”

        “不过,他们还有留着的必要,留这六千人下来,和周围的百姓融为一体,天长日久了,一点点的改变着百姓的思想,只有和他们站在一起,他们才能听过的的进去你的话,不然的话,就是白费。”

        耿喜听着,犹豫的说道。

        “微臣明白了,陛下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是,朕在东南沿海,每日在做什么,他们怎么能知道呢。每日和百姓们聊的内容那么多,他们若是不亲自去那里,又怎么能问询出来什么端倪呢。”唐冶说,“只要三军撤出就足够了,记住,要轰轰烈烈的去,轰轰烈烈的出来,最好闹得人尽皆知。安一安这个江源二郎的心。”

        耿喜闻言立刻应了,只是想了想,又回头说道。

        “陛下,这安了江源二郎的心,倒是是好的,只是这外面的文武官员和百姓,怎么办呢?”

        “百姓的心,是不会因为这些事情乱的,于他们没有实质性伤害的事情,百姓们是不会在乎的,至于外面的大臣。”唐冶看着远处,沉吟道,“这内里的蛀虫不止啊,朕还得隔三差五的收拾收拾。”

        要说,这岳龙和温可言,一文一武,哪里都好。就是有一个坏处,那就是不太会笼络人心。

        这就是为什么,朝廷上,既要有君子,又要有小人。

        君子如水,小人如油。

        没有油水,人心就会散,就会去外面找油水吃,也就会有人趁虚而入。

        岳龙没有郭淮安以前那个恩威并施御下的本事,温可言又是半个书呆子,不喜欢搞这些,魏长卿就更不必说了,老顽固一个,这些东西在他眼里就是结党营私,谋取私利。

        所以这下面的大臣,才会隔三差五的就出岔子。

        这个江源二郎和江似雾都是头次进宫,可是却对宫里的事情,甚至连几乎都没有人会提起和在意的李冰清的位份都能脱口而出,可见,这私下里和大宁的朝臣联系的,不是少数。

        唐冶也该找找这些人才好。

        再说了,这江似雾估摸着还有自己的盘算,唐冶也不好不让她把这场戏给唱下去。

        总要给她搭台子,帮帮场的。

        耿喜听着唐冶的话,心里又是惊奇,又是担心。

        这样的心机城府,幸亏是自己的君主,不过,有朝一日若是算计到了他的头上,估计他都傻傻的不知道呢。

        耿喜和唐冶吃完饭之后,一起并行着往养心殿所在的方向而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