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桃花-第3/4页
张木阳回过头来。看了一眼。
“这说书先生说的少年志在四方,离家时要有仪式感,别人吟诗,我也不会,大声喊几句为自己送别吧。”
可我啥也不会啊,这就比较难受了。思前想后,只看到了院中的桃树。
又想起说书先生说过的一些话语。管他啥意思,但是自我感觉还不错。边走边喊。
“从那一天起,我忘记了很多事,唯一记得是,我爱桃花!”
.......
.......
离家后,张木阳来到了镇上,看看自己生活了十八年的地方,那些熟悉的招牌,自己都不用进去,就能将这些所有的门店在脑海中回想起来。一分一毫不差。街上人来人往。人声鼎沸,大部分人在谈论着昨晚的事情。孩童声,讨价声,叫卖声。
冬天的墨玉镇也是没有丝毫的冷清,作为这水陆交通要塞,此时的人流和货物仍然是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作为在这镇上混了十几年的人,自然对坐哪一种船清清楚楚,知道合不合适。价格实惠。
在镇上买了自己最爱的大包子,还买了些烙饼和装着水的竹杯。张木阳咽下最后一口包子。踏上了即将启航的客船。与自己相识的那些掮客同行和码头上的脸熟的人告了别。
都是人间客,忽而远游。
......
张木阳买的船票是一楼船尾的位置。相较船头而言,这个位置算是一楼船舱中较好的位置。这种客船一般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才是人住的地方。但是一楼的船舱价格低,所以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因此一楼的船舱除了船本身的柱状结构,剩余的都是客人坐船的地方。船身在内部安装了一些隔热层,不然这一楼的船舱就真的像一个冰柜了。此外在船舱内部还安排了两根铁质的管子,里面流动的是船尾锅炉房内烧热的水。
因此大部分的人就在这管子边待着,就算是来得晚了,稍微的穿得厚一点也能熬过去。不然这寒冷的冬天,谁能受得了像锋利剃刀般的北风。
吃的一般都是自己带着的,厕所就在船尾处的偏房。
此时在船尾的张木阳正在船尾的一间小小的隔间里舒坦的脱了自己的棉衣,船舱处的热水铁管正是从自己的这个隔间经过。
自己上了船径直跑到了这个位置,遇到船尾处烧锅炉的两人看着自己。张木阳早早的就将手中的十个铜元掏了出来。
“两位大哥,行个方便,小小心意。”
说完,眼前两人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忙着回答好说好说。就将这个地方给张木阳住了下来。五个铜元的船票,这家伙竟然能掏出十个铜元,还是会来事。
其实也不怪谁,想住好一点的地方得多出钱。二楼的船舱有单人间,双人间,三人间。在冬天的时候每个房间都有热水管子通过。就是这价格有点太贵了。三十个铜元起步。
因此在张木阳看来自己船票加行方便的钱总共十五个铜元就能到同样效果,还是划算的。
此次的行程是顺水而下,明早就能到此次的目的地,浔阳郡,和自己的名字间都带个阳字。离别之时,看着“正祥码头”越来越远。张木阳的心情便是迷茫中带着激动。憧憬的期待自己的目的地。行程总共是一天不到点。
明天早上就能到了。
一个下午,张木阳就凭借自己堪称的脸皮,成功的和船尾少锅炉的两个人打上了交道。
原来船尾的两人是两亲兄弟。大的叫王辞琼,小的叫王顾勇。哥两个已经跟船跑了整整十年,今年差不多快三十了,再跟几次船就能回到岸上娶妻成家了。在这船上就是有啥做啥,全听安排。
张木阳愣了下,那自己的这个年纪算啥,不大不小最没用吗?
别人讨论的这个东西,自己是一点都没有想过。娶妻,好像不是这个年纪该想的。算了算了。
告别哥俩,张木阳回到了自己的隔间内,将自己的包袱当做枕头,贴着那根热水管子睡了个觉。
......
张木阳是被饿醒的,肚子咕咕咕的叫。
将提前买好的烙饼放在这热水管上煨热,将竹杯的塞子打开,和着水,吃饱了自己的肚子。
吃罢。
又跑到船尾上。船尾也有个不小的甲板,路过锅炉房的时候那两兄弟还在往锅炉中加柴火呢。打了个招呼。
张木阳上了甲板。看看了看月亮的位置,已经是差不多夜里十一点的时间了。在寒冷的空气中显得更加的明亮。想了想还是打消了掏出泛黄纸张的念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