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北泽林兰之乱



宋妙之连续一个月没有上朝,这段时间传的沸沸扬扬。但是老虎不在,余威犹存,虽然拜访的人络绎不绝,但始终没有人对这件事情说三道四。

坊间流言蜚语疯传,可在丞相府的宋妙之到底在做什么,没有人知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又是一天早朝,众大臣跪拜在地上。

“众爱卿平身。”皇帝朱兴平坐在龙椅上道。

“谢陛下。”声音像浪潮一般,将众人拍扶起来。

“林侍郎,丞相还是不愿意上朝?”皇帝指着队伍一边的林博文道。

“丞相说自己心怀愧疚,无颜面圣,等到解决了心中困惑之后,自会到来。”林博文说道。

“唉!丞相为国做出巨大贡献,何困惑之有!没了丞相,朕真当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说罢,朱兴平左手一抬,高声道“赐大乾当朝丞相,白银千两,黄金五百两,以宽相心。”

“皇上圣明。”随着一声落下,众人又是躬身拜道。

“状元郎,听说你心系江州家乡水患,想要回去治理,可有此事?”皇上高坐于龙椅上,抬手道。

“是极,此乃臣昼夜所思之事,安排完手头的工作,臣想要尽快回家。”夏青秋对道。

“家中事无小事,正好朝廷也要去一个钦差大臣,这次去不必着急回来。好生和家人团聚才是。”皇帝说罢,从椅下取出一块玉佩,亲手交到了夏青秋手上,意为见佩如见人。

又拿出周折来许下一系列赈灾物资,嘱托夏青秋尽快回江州述职。

在接下来的早朝中,皇上对全国上下各个方面都询问了一番。

“之前一直是丞相在操心此事,我竟然不知道帝国上下如此多隐患,我心身为亏欠。再赐!大乾当朝丞相宋妙之劳苦功高,当赐白银千两,黄金五百两,以排相忧。”皇帝扶首叹道。

下边又是一片拜谢之声音。

皇帝在接下来的早朝中,又将不少的朝内官员外派,不过中间派别的官员渐渐发现了,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丞相派系的人,其余派系则是安安稳稳没有什么动作。

只出人,而没有给什么实际权力,这不是重用,而是流放,大家心知肚明,但是也没有一人挑明。

问过上下,再说左右,在皇帝听到丞相自己这些年扣除俸禄的时候,不禁感动的以泪洗面,又赐宋妙之白银千两,黄金五百两,这才作罢。

这次的早朝开了很长的时间,而皇帝身边的那美妃直到下朝,都没有出现过。

......

“你说什么?宋妙之隐退了?”说话的是一白胡子老头,双眼一瞪,似有金光射出。

“太尉大人,丞相没说隐退,但是现在的做法,分明就是这样啊。已经一个多月没有上过朝了。”从朝中来的官员说道。

这白髯老头正是当朝太尉,也是托孤重臣之一,赊白风。

“这人葫芦里又卖的什么药...怎么也没有提前知会我一下。”赊白风和宋妙之可以说一直是统一战线的,他们一个抓政,一个抓军,在朝堂上的影响力,不是别人能够比拟的。

再加上二人是儿女亲家,关系密不可分。往日里不管宋妙之要做什么,都会知会一声,二人里应外合,好做成事情,但是现在却是相反,一时间他想不出来他这老伙计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朝堂里边有什么变化嘛?”赊白风问道。

“丞相派系的大臣们现在已经降职的降职,

外派的外派,就连那个夏家的夏青秋,都被撵回老家了,不让在朝堂上呆着。”那官员说道。

“你说的是夏家夏青秋?”

“正是!”

赊白风一摸下巴,此事并不简单。这三次科举的状元都有猫腻。

那第一位蒋阴柯,乃是宋妙之的年轻门人,是可以充分信任的人,所以宋妙之推举他一次。第二位更是了不得,是宋妙之夫人娘家人。这第三位来头自然也是不简单,夏商周,夏家为首,乃是天下第一大世家,这家的嫡子,都被送回江州了?

“好了,我知道了,你回去吧,有什么消息再来和我禀报。”

赊白风说完之后,官员告退。

这里距离京都不算远,是一处战略要地,平日里就有重兵把守。

“来人。”赊白风朝着账外喝到,话落就有侍从掀开帘子走了进来。

“给我拟周折交于圣上。”赊白风想了想道“北泽林兰向来有侵略之心,最近一段时间常有边境扰民事件。将军不敌,特传书给我求援。时间紧急,我部先去增援防守,望陛下备足军资粮草,以保帝国边境太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