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狼崽子的故事-第2/3页
    
山是山,水是水,美是足足的美。
但细瞧细观,你会发现这块山脉是秦岭,这堆山峰是东岳,这水潭有点像洞庭湖,这瀑布有点像黄果树瀑布。一画之中集世界山峦水域于一体,也是美的难以置信。
也许只有地质学家能分辨出来:这是岩浆岩、那是沉积岩,远处那是变质岩。这几块石头差了好几亿亿年,又是怎么碰到一起的呢!
“你是搞舞美吧?”
舞美,就是专业画舞台上大布景画的美术画家。
“剧院半年多没有演出,想挣些零花钱。”
看了半天画,许健一句话,中年壮汉就是一愣。
“在古文化商城,一共放了几家。”许健问。
“算这儿,一共三家。”
“还准备放别的家呢。”
“不啦,明天我准备去京都,火车票都买了。”
“你是准备寄售啊还是准备代销啊。”
其实寄售和代销都是一层意思,就是先不给钱,画留下代卖。许健这么问,就是明确告诉说现金收购没门。
“代卖代卖。”
中年壮汉让俩人从画堆中选出五张画,谈好价格,许健在手续上留下店名,电话和身份证号码,并商定每月一结。
望着壮汉远去,牛志强和许健都沉默无语。
也许:今天的中年壮汉,便是明天的俩人。
三年河西三年河东,谁也无法预知天上哪朵云彩会下雨。
想至此,俩人徒增丝丝的怅然。
然后,便是书写春联了。
过程是机械而缓慢又无趣的,直到累得抬不起肩膀,方倒头入睡。
暖暖的阳光,总比褪去的睡意要早到许久许久。
次日天刚亮,俩人还未醒,隔壁宣纸店老板便咚咚砸门。许健开门,就听宣纸老板进屋,大声夸奖昨天送的春联写得有多好,晚上刚贴上今早便卖了五六刀红纸,这都是红红火火的春联带来的好运。并一再说中午别买菜了,为了感谢,他爱人特意做了她们四川人最爱吃的诸葛烤鱼,中午前给送来。最后不好意思地说家时还没有春联,麻烦再给写条小点的。
没问题!许健满承满应。
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在出山之前非常喜欢钓鱼。一天在河边垂钓,突然下起雨来;诸葛亮躲雨之时又觉腹中饥饿,于是就把刚钓上来的鱼进行烧烤,鱼刚烤好雨便停了,于是诸葛亮把烤好的鱼带回家,家人又用各种调料炒成汤汁浇到上面,没想到味道超级好吃。后来这种吃法四处传播开了,大家都管这种烹调吃鱼的方法叫做诸葛烤鱼。
从洗手间洗漱出来,许健便开始张罗去买电饭锅和大米,嘴里还说,想不到俩人开始过日子了。什么叫过日子,夫妻才叫过日子,俩人这是搭伙吃饭;牛志强不依不饶。
许健刚走,又有几位同街的商户来购买商铺大春联,而且指明就要店里挂着的那种。牛志强都没有收钱,商户们自然是谢声不断。
四十分钟后许健扛着米提着锅回来了,进屋就说刚才看见好几家商户在贴春联,一看词全是“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经商。”肯定就是咱家的,老牛没收钱吧?听到肯定的答复后,许健说:“这就对了,咱就让他们看看,从此古文化商城有咱哥俩这一号儿!”
正说着,见窗外刻牌匾的姜树林姜老板从门前经过,他瞧瞧春联,略迟疑一下,便朝店门走来。
“看来,还得再送一套。”
说着许健便去开门:“姜老板,看看牛老弟写的春联怎么样,您是刻字专家,您给斧正斧正;刚我还同牛老弟说下午给您送一套去,正好您路过省得下午我跑了,看有多巧。”
“斧正、自然不敢当,欣赏还是可以的。昨天晚上我走得晚,还看见你们哥俩就着大果仁喝酒呢,咱哥们儿都好这口儿,哪天不忙我整两菜,往你这蹭酒喝来。”
姜老板看着许健递过的春联,不住地点头,看来无论是词句还是书法,都是满意的。
这时店内又进来几位购买春联的顾客,姜树林告辞。
时间不长,又卖了十几套春联。看着渐渐鼓起的腰包,俩人自然是无比地高兴。
静静地写着春联,无聊。
牛志强说:给你讲段狼的故事吧,是我爷爷遇到的真人真事,当时他是四野的一个民工队长,随部队走遍半个中国。
48年辽沈战役中,我同四五十名民工在十几名武装战士的掩护下给大部队运送给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