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现代言情小说连载《伊想天开》第19章!半瓶水著-第4/6页



子凡对长喜道:“这事你得亲自给平安哥说,求人的事儿还得你亲自开口,我只能背后替你说好话,哪儿下河哪儿上坎自有规律。一句话,脸皮放厚一点,平安的为人处事没啥说的,绝对全力尽职尽责,这忙他肯定会帮的”。

长喜给平安打电话,把自己想进铝厂的事和平安大概说了一下。

平安道:“这杨老师我知道,是通过老首长‘王云飞’介绍认识的,原先在部队当团长。老家都是陕南的,也是我和秦光轩在部队的上级领导。杨老师去年才退休,这话说起来太长,电话里一句两句也说不清。这里面的过程,子凡大概也不太清楚。等正月初六到子凡店里,大家见面时再跟你细谈。我跟杨老师也只见过不多几次面,你离的稍微远点。春节大家约在一起吃个饭,互相认识一下也有好处”。

长喜道:“我是个大老粗,对这里的所有事情两眼摸黑,啥也不知道。就连子凡都没有在我面前提过此事,让你费心了”。

转眼到了春节,新年伊始万家灯火。人们沉浸在阖家团圆,欢度传统佳节的喜悦之中。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大街小巷人头攒动。

子凡虽在外地过年,但并不感到寂寞,每天不是喝酒,就和安心到直系亲属家拜年。初二去岳父岳母家不必细说,初三到二伯安居家整整喝了一天。又上安贞家喝酒,每年只要不回老家,都是这惯例,在此不必累赘。

大部分老乡都回家过年了,留在此地的人不多。大家抽空轮流安排,哪怕坐在一起喝口茶也行。春节不管走到哪家都是打麻将喝酒,有点招架不住。

子凡请人喝酒也是提前约好的,因为做生意的原因,大家都能谅解。正式营业后抽时间招待家里人,初六还未营业,搁在中午大家热闹一下。子凡请的人不到十二点都到了,平安姚哥、文涛张俭,高总志彬,长喜海元和杨老师。魏功成抽不出时间,好的一点谢自成郑军都没回老家过年,一直跟着子凡干。这对他来说,无疑是左膀右臂,最坚强的后盾。

两张桌子菜已经上齐,全是老乡。文涛和高总接触的时间长了,大部分老家话基本上也能听懂。吃家乡菜说家乡话,一律都喝白酒,谈论风土人情过往趣事。

子凡见到杨老师分外投缘,毕竟在汉山中学任教多年,桃李满天下,学识渊博谈吐风雅、低调谦和。因为人多说话不太方便,子凡对杨老师退休后,来铝厂打工的原因自有不解之处。

杨老师并不在意。对子凡道:“等以后抽空单独给你讲,现在还不是时候”。

子凡会意,杨老师大名‘杨兴国’,今年五十多岁,退休不到一年,与汉中老乡王云飞是串皮子亲戚。两家房子离得不远,大概也就百十来米距离。王云飞现在大部分时间住在西安,很少回钢城。两人自幼在一起玩大,年龄不相上下,虽不是直系亲属关系,但一直相处的很好。这么远来铝厂打工,事必有因,暂不多叙。

长喜和海元自不必说,与子凡自家兄弟一般。大事小事互相商量,好的一点大家都住在本市区。每月也会在一起喝点小酒,现在来的次数少了,大家平时都忙,不在一起也能理解。出门在外不是为了吃顿饭、喝杯酒那么简单。可以概括的说,坐在一起无非就是推杯换盏,把酒言欢,再各自说些吹毛求疵的话,过过嘴瘾罢了。

子凡和安心举杯,在两张圆桌之间来回穿梭逐个敬酒。还是那些新年快乐、幸福安康的老调重弹,听得人耳朵都起老茧了,别的话又说不出来。

子凡今天发挥特别正常,拿分酒器小杯和在场的每个人喝了一杯,十来小杯跟没喝一样,以前都用固定的大杯喝酒。现在愈发变的文明雅致,改成分酒器喝了。

初八开门正常营业,开始一年的辛苦劳作。林双的事又泡汤了,对象谈的不少,每年都在相亲,花钱买教训的经历早已屡见不鲜,而且是年复一年。天下女人这么多,可都像是天上的月亮星星,看得见却摸不着。

老家的房子修好了,前后院子加平房面积大概三百多平,上下两层。母亲在院子里栽了花椒树,苹果树、枣树、枇杷树、石榴、还有四棵桂花树,取谐音四季贵之意。靠院墙东北角搭了个木棚子,用栏杆隔开,分为三层。里面养鸡,打算再喂些鸭子准备过年自己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