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现代言情小说连载《伊想天开》第16章!半瓶水著-第4/6页
子中道:“平均每天营业额多少”?子凡道:“也就一千多元,能保持平衡。每天起伏不大,最多也就一百元上下”。
子中道:“只要每天保持在一千多元,这生意就能做。除去所有开支和人工费用,每月纯利润有一万多元,已经是相当不错的生意了”。
子凡道:“每月除去房租和人员工资,水电煤等所有费用,纯利也就一万多点,就是辛苦一些操的心多。虽说都是些手头活,但一年四季起早贪黑地干,也有点磨人。其实这都算不了啥,与其他地方卖面皮的老乡相比,这只能算是凑合。这里有两三家生意相当好,每年差不多二十万左右,还有比这更多的”。
子中道:“你若是这么比的话,那人就没法活了。西安几家还有一年挣百万的,不能攀比”。
文涛张俭,肖总国华几个全部到齐,子凡又请了隔壁高总。白文志三弟兄骑自行车都来了,两张圆桌上的菜都上齐后,子凡向大家介绍了父母和子中,又向父母介绍在座的每一个人。
子凡站起来提酒。说了些感谢大家捧场之类的客套话,主要以父母开心高兴为目的。
这顿饭不管吃的咋样,但这种氛围还是挺好的。作为父母来说,能在千里之外见到家乡人,而且和子凡关系处的这么好,就像亲兄弟一样。当父母的看在眼里,哪有什么不高兴的?人啊,不管天南地北,只要有缘在一起,就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直到多年以后,父母提起当初第一次来钢城的情景,心里依然激动不已。安心和母亲照顾诚诚,只招呼大家吃菜,也没给大家倒酒。都是自家哥们兄弟,也没那么多讲究。不图吃喝,就图个热闹而已。
饭后各自回家不提。子中晚上住在楼上,皮箱早已提了上去。叶静给子凡父母茶已泡好,大家坐在一起聊天。看时间不早了,子凡安心陪父母走路回到住处。一家人团聚的日子,终于拉开了序幕。这对身在异乡的游子来说,是多么幸福惬意和高兴的事啊...
诚诚有点调皮,老爱揪爷爷那稀疏的头发,爷孙俩笑得合不拢嘴。又去亲爷爷的下额,嫌胡子扎得慌。就拿小手去掐爷爷的嘴巴,爷爷故意给诚诚吹气,诚诚连忙把头转开。旱烟味太浓,熏的诚诚赶紧跑开。
父亲以前抽纸烟,这几年嫌纸烟没劲改抽旱烟。往烟锅里装上自己剪细的烟丝,火柴一点,红彤彤的火苗一串一串往上直冲,像星星眨眼。烟丝燃烧的微光,映红了父亲有些沧桑的脸庞。给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增添了几道黏合在一起的皱纹。从而多了几分憔悴、几分疲惫、几许无奈和茫然,还有几分惆怅和不安。
五十来岁的父母,与城里同龄人比起来略显苍老几岁。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勤劳节俭朴实本份,是父母这一代人的立足之本,也是作为普通民众生存的底线。享受生活对他们来说,纯属是遥不可及的幻想,更是一种奢望。
每天不到六点,父母就早早起床,没有睡懒觉的习惯。在夏天农忙的时候,五点左右趁天气凉爽,就到田里割菜籽收小麦,抢收抢种已成惯例。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在田间地头照样干活。对他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更是家常便饭。尽管一年添一岁,体力逐渐下降。但身为农村人,不干活不行啊...
早上不到八点,子凡老远就从大玻璃窗外看见艾昆。开着一辆崭新的皇冠车,在对面空处停下后,径直来到店里。
子凡见了忙打招呼道:“好久没见领导了,最近在忙啥呢”?
艾昆道:“每天按时上班,不是开会,就是到下面分站检查工作,落实责任分工明确。各站点每天发出那么多车,司乘人员都是岗位责任制。安全监督工作无小事,哪天都有操不完的心”。
子凡道:“你吃点啥”?艾昆道:“还是老样子,小碗扯面两个茶蛋。好久没上你家来吃了,就馋这一口,多放青菜少放辣椒”。
少顷面煮好了,子凡从小锅里,夹了两个热气腾腾的茶蛋。双手给艾昆端了过去,见艾昆吃的挺香。
子凡道:“又换新车了”?艾昆道:“这是老公才买的车,以前那辆卖了,又不是单位配置的。不管好赖有辆车开着避风挡雨,上下班也方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