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返乡-第5/7页
应该是房子空间的局限,厨房的空间是和客餐厅连在一起的,严格的说卫灵租住的这间房子客厅就是餐厅,厨房也是餐厅。所以进了门便是厨房,也便是客厅,而卫生间也就是有墙隔开的那么一块从客厅抠出来的地方。就是这么一块豆腐大的整合型客厅,卫灵的老妈也会给安排的规矩妥当。
刚租好房子的那几天,卫灵是考虑要自己操持着做饭生火,因为他计算过这样来的话,时间一长,可以节省下一笔可观的伙食费用。2013年的巢城已然走到了大发展的高峰时期,生活水平较先前已有了很大的变化,一个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预示着东西渐渐的贵了。于是卫灵便买了电磁炉、炒锅、一个小型的电饭煲和几副碗筷,好节省他原本每天去小餐馆吃饭所要花费的二三十元,这还得算在不能吃太好的前提下。然而买做饭用具的这一下花销,又让他原本就不鼓的腰包再一次瘪下去。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规划妥当的计算拗不过随性的人生!烧煮的家伙什都备好了,自己却不愿意去烧,于是这些东西便摊在橱柜上吃灰了。
母亲的突然来访,却机缘巧合的让这些灶王爷的兵派上了用场。老妈将这些案板用具都擦拭了一边,上面的浮尘掉了后,奄然几件崭新的厨具!
在巢城市区里,如这般的老旧小区,通常是没有燃气可用的。中国人造东西的逻辑是想着怎么满足当下,并且尽快的将它弄出来,于是便忘记了为今后的拓展备下余路;等到这件东西跟紧不了时代之后,再想方设法的补救,要是补救不来的话,便只好推倒了重新来过。虽是把这片小区称作老小区,然而实际上这座小区建成后的年头连卫灵岁数的一半都还不到。或许是为了安顿拆迁户主的原因,需要赶紧的把这片房子建好,于是精细的工作便都省去了,让人看不出毛病便算是可以交工了!
老妈一边用卫灵从魔都迁返时带回的烧水壶烧着水,一边用电饭煲的内胆淘上新买的米。水壶里的水烧好后,就用刚烧好的水煮上米饭。卫灵打小跟着妈走,跑邻居家、去舅舅家、进城里打货,母亲的身影到哪,哪里便有他的踪迹。上中学那会,母亲在学校门口摆起了个小摊子,卫灵和姐姐放学后便会呆在母亲的身边,陪着母亲小心的经营着那一块地方。
摁下电饭煲的开关后,母亲便来拾掇从农村带来的韭菜、茄子,卫灵帮忙着撕下茭白的外壳,肉则是从超市购买的——农村人现在养猪的也少下来了。对一个和柴米油盐打了几十年交道的家庭主妇来说,做顿饭着实是件极容易的事情。只稍一会,三道菜便都出了锅,茄子是用前夹上连肥带瘦切成块的肉烧出来的,放的油足,焖烧的时间也长,盛出锅后,整个屋里都弥漫着油脂腻人的香味。电磁炉上不来火,炒菜便掣了肘,锅底的热,锅边的温,可惜了时令的农家好菜,做不出应有的味来。
由于连着厨房的客餐厅里没有桌子,卫灵便端了两把凳子和母亲坐在橱柜边,盛出饭菜吃起来了。饭是用碗盛的,菜也是用碗盛的,区别仅在于盛菜的碗要大一些。母亲从不向儿女们夹菜,她总是习惯于让儿女先吃,看着他们把筷子伸向哪里,然后把自己的筷子伸向他们不曾伸向的地方。
吃完饭,卫灵将剩下的菜整合到一个大碗中,收拾其余的碗筷,放到饭锅的内胆里,然后一起端到橱柜边缘的水池里,放上水浸泡了几分钟后,开始洗刷。饭后洗碗的这个习惯,是母亲在他小的时候刻意培养起来的,记得卫灵还是刚上小学的时候,那时塑料制作的刀、剑、枪、娃娃等玩具刚流向巢城的周边的小镇和农村里,镇上的孩子们每个人都希望拥有一把自己的玩具,而卫灵最想要的是一把一尺来长的宝剑。在与母亲的央求与对峙中,母亲选择让他通过自食其力的劳动方式,挣取这笔购买宝剑的费用;而所进行的劳动便是承担家中一月的洗碗工作。打这以后,卫灵便形成了一种饭后主动洗碗的习惯。
老妈去卫生间将新买的盆接了半盆自来水,又烧了壶开水,兑在里面,然后将置在地砖上的垫单和被套泡在兑好的温水中,拆了块肥皂,浆洗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