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偷袭-第2/3页
当下最要紧的,还是得把船准备好来,那二十多条船,可还得去燕京找时丰要呢,但愿他别赖账。
幸好来远城到燕京的距离,比燕京去会宁府要近多了,不过**百公里。
林渊亲自写了一封信,让吴二去燕京跑一趟,找时丰要那二十多条船,顺便让他去看看尚武营那些落草为寇的弟兄,来了多少个,问问他们有没有人愿意来来远城和高丽作战的。
这些人原本大部分都是常胜军拉来的壮丁,很多来当兵都是心不甘情不愿的,所以林渊也没指望他们有多喜欢打仗。而且里面有些人,和金人是有私仇的,这些人未必愿意来帮金人打仗,所以林渊也没有报太大的希望。
不过,他手下高丽人太多了,而且之前那一千号人,他其实也不大放心,里面还不知道被人掺了多少沙子。相比起来,还是之前尚武营的这些老人们更值得信任。
所以他让吴二去问问,愿意来就来,不愿意的也不强迫,留在燕京给他打理生意也是一样的。
吴二领命,带了几个人一路马不停蹄的朝燕京赶了过去,**百公里路程,不过六七天就到了。
他赶到燕京的时候,已经是五月底了。
尽管已经过去近一个月,但是此时燕京的空气中,依稀还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还在默默诉说着那场惨绝人寰的屠杀。
吴二到了燕京后,第一时间求见时丰,然后递上了林渊的亲笔信。
时丰倒也爽快,没有推三阻四的,只是此时完颜宗望回来了,他已经不当家了,但他还是去禀告了完颜宗望。
完颜宗望对于林渊这个连时丰都赞不绝口的大才也是十分好奇,可惜听说他如今已经在完颜宗磐麾下,这让完颜宗望有点失望。
不过对于时丰承诺下的事情,他还是没有驳了他的面子,而且对于金国来说,船也真没啥用,金人本来就不善于舟船,而且和宋朝和高丽人闹翻了,也不能去和他们做生意了,而且,大丈夫功名富贵自然应该在马上取,做生意?这种低贱的商贾行为他堂堂二太子岂能为之?时丰之前也就是这么想的,所以才大着胆子自己做主把这海船许给了林渊,如今完颜宗望也是想都没有想,就将调令给了吴二。
话说,如果不是时丰提醒,完颜宗望甚至忘记了平州还有二十多条海船。
吴二拿到调令后,这才舒了一口气,然后回到了奉恩坊林渊买的那个房子里面。
晁清和焦田二人见到吴二,以为林渊也回来了,一个个大喜过望。
这段时间,晁清的压力非常大,焦田还小,他如今已经隐隐成为了林渊的管家,林渊在燕京的产业一手委托给了他。
那天晚上向常胜军通风报信后,尚武营剩下的数百将士纷纷潜逃到了酒坊这里,加上罗胜带过来的二百多号人,尚武营之前的这五六百号人,居然大半都又重新归于林渊麾下了。
虽然最近这段时间,酒坊的生意做的风生水起,养活这些人倒是不难。问题是那天晚上常胜军真的被完颜宗望屠戮一空后,晁清尽管第一时间已经将这些人的兵甲销毁,而且第二天就让之前来的这些人带着他们去了下面的州县,将他们打散分开,但是不管怎么说,养着这么多前常胜军的将士,晁清总觉得压力山大。
结果听吴二说林渊还在来远城,短时间还回不了燕京后,晁清更是觉得头疼。
还好,吴二还是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他说林渊想要召唤一些尚武营的士卒前去来远城帮忙,晁清听完后,二话不说,第一时间将那些尚武营的士卒都聚集了起来。
经过一番咨询,愿意去来远的,大概只有一半不到,两百人左右,罗胜也是其中一个。
少了两百多人,晁清心中也舒了一口大气。
军情如火,那边林渊还在等他回话呢,所以吴二也没有耽搁,和罗胜一起,率领那两百多人,带上完颜宗望给的调令,直接去了平州,接管了那二十多条海船。
可惜船虽然有,但是也缺了不少的水手,吴二只得临时招募。
还好平州是金国的南京,也是一个大城,人口不少,虽然经历了张觉事变,双方交战半年多,死伤不少,但是后面完颜宗望打败张觉后,便一直驻扎在平州安抚百姓,恢复民生,倒也渐渐恢复了一些元气,慢慢又热闹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