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对策-第2/2页



林渊哈哈一笑,道:“我从会宁府赶来,对于这边的山川地理以及高丽的兵力部署还不是很清楚,怎么敢纸上谈兵乱出主意?若是应对不妥,不是陷诸位于不利吗?还请诸位为了自己和麾下将士的安危,畅所欲言。”

姚温道:“鸭绿江绵延千里,只有下游这一段是高丽控制,中上游俱在我们大金国手中,不若从上游渡江,从曷懒路往下,难度会小很多。”

萧离不摇摇头道:“上游渡江,固然容易,然问题不在于渡江,鸭绿江不算太大,而且河心小岛众多,过去其实很简单。但是过了江又能如何?还不是要面对坚城?还不如就地渡江,一边打造攻城器械,一边搭建浮桥,吸引他们出城来攻,就和他们在城外野战。”

双方然后就此争论了起来,一个坚持要从上游渡江,一个坚持就在来远渡江,双方各执一词,谁也不能说服谁,说到最后,大元义听的不耐烦了,道:“何须争执?不是有林将军在此吗?请林将军定夺便是。”

林渊敲了敲桌子,道:“我对周边山川地理还不熟,今天先不说这个,等我去看过再说。无论从哪里渡江,攻城器械和渡船都是要准备的,萧将军,背鲁将军,请你们二位先去砍伐树木,准备建造器械用。真雄将军,元义将军,你们二位都是本地老人,还请你们去搜罗船只,越多越好。姚将军和律哥将军负责警戒,防止高丽过江突袭。两位待会还请和我去江边一行。”

他挥了挥手,让其他人都散了,然后率领数十名亲卫,由完颜律哥和姚温做向导,来到了城东的城墙处,几人下了马,登上了城墙处的望楼,向对面望去。

来远城位于后世的丹东市振安区九连城附近,位于瑷河和鸭绿江交汇处,临江而建(还有一个说法是来远城位于鸭绿江江心的黔定岛上,这里采取前面这种说法。),离鸭绿江最近处不过二三十步远。对面上游处五六公里处,就是高丽人占据的宣州,高丽人在此屯兵三万多。而保州则是在下游十几公里处,也就是后世的朝鲜新义州这里,屯兵五万多。

林渊细细一看后,感觉之前姚温和萧离不双方说的,确实都是有一定的道理。

这两个城将来远城死死的钳制住,若要在此渡江,确实不容易,很容易被对方夹击,但是真要说难,却也不算太难,因为江心处有两个小岛,一个是后世属于中国的珍珠岛,一个是后世属于朝鲜的威化岛。

这两个岛就把鸭绿江占据了大半,真正需要搭建浮桥的地方,就没多长了。后世抗美援朝,这里也是我军渡江的主要地点之一。

所以,渡江真的不难,难的是渡江以后怎么攻城。

姚温是打算从上游渡江,这样避免腹背受敌,但是渡过去了,高丽人肯定就不会出城了,必然会选择龟缩在城中,那么就要把这两个硬骨头一点点啃下来了。

而萧离不的计划,就是干脆就在这里渡河,给高丽人一个前后夹击的机会,让高丽人从乌龟壳中主动出来。他自信在野战之中,高丽人不会是金国的对手。

这两个方法都各有利弊,一时间连林渊都难以抉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