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靖康(下)-第2/3页



宋钦宗思虑了许久,最终还是拜他为检校少傅、同知枢密院、加京畿两河宣抚使,诸道兵马全部由他统帅,同时以姚平仲为都统制,与李纲一起,共同抵御金兵。

没过几天,宋钦宗思来想去,种师道的那句“臣料金兵必败”让他终于还是下定了决心,欲和金兵一战。他再次召见种师道,询问他的看法。

但是种师道这几天看过禁军之后,觉得这支军队上下都已经烂透了,守城还勉强可以,但是拉出去野战肯定不行,城中唯一能战的,只有他和姚平仲带过来的七千泾原军,但是一来,泾原军人数太少,二来,姚平仲在此,泾原军未必会听他的话,于是奏请宋钦宗,说得要等到他弟弟小种相公种师中带领的三万秦凤军精锐赶到,方可一战。

此时种师中带领的秦凤军已经日夜兼程的在往汴京赶,旬日之间便能到,此外姚古的熙河军也相隔不远,差不多时间就能到。

秦凤军、泾原军、熙河军三部兵马合力,加上其他的大军,他便有信心和金兵掰一掰腕子。

但是,之前迫不及待想议和的宋钦宗,此时又迫不及待的想和金兵一战,连旬日都不愿意再等。他见种师道不愿出战,便又暗中召见了姚平仲,与之商议出兵事宜。

之前说过,姚平仲和西军原本就有点龃龉,此时得宋钦宗信重,为讨好官家,他更是拍着胸脯保证为官家打赢此仗,以解汴京之危。

他找来了李纲商议,两人决定当夜便由姚平仲去劫营,如果劫营顺利的话,李纲便率大军随后接应。

两人议定之后,当晚,姚平仲撇下种师道,率麾下七千多兵马前往孟阳劫营,不料遭遇金兵埋伏,大败而归(一说是主和派的李邦彦和李棁为了构陷主战派,暗中派人把姚平仲劫营的计划告知了完颜宗望)。

七千多西军将士,仅存数百人,余者非死即降。

姚平仲侥幸冲出金兵大营,无颜再见宋钦宗和种师道,扔下残军,只身匹马往蜀地而去,自此不见踪影。

完颜宗望赶着败兵,往汴京城扑来,想一举拿下汴京,但是被早有准备的李纲击退。

完颜宗望大军屯兵城下,一边攻城,一边派人进城斥问宋钦宗。

宋钦宗听说姚平仲已败,金兵大军已经再次兵临城下,几乎被吓破了胆,派签书枢密院事宇文虚中前来哀求辩解。

在完颜宗望面前,宋钦宗将责任完全推到了李纲和姚平仲的身上,言道是此二人自作主张,他并不知情。并将李纲和种师道去职,哀求金兵退兵。

完颜宗望见汴京固若金汤,还是攻不下来,而且宋朝那边,已经被他榨过一遍,也没有什么油水可以捞了,这才缓缓退兵,退兵之前,他还派人在城下耀武扬威,嘲笑宋军。

一霹雳砲手(投石车)不岔,打了一发石头出去,其实并不曾伤到金兵,但是此时接替李纲和种师道率军防御金兵的李邦彦正在城墙上,他看见后生怕会触怒金兵,遂将之处死,人头给了金兵赔罪。

二月份,种师中率领的三万秦凤军精锐便赶到了汴京城,姚古的熙河军也紧随其后,不日即达。

完颜宗望见状,也不敢在汴京久呆,便准备退兵,临走前还派人入城向宋钦宗辞行,并送来一封拜辞信,信中说道:“非不欲诣阙廷展辞,少叙悃愊,以在军中,不克如愿,谨遣某某等充代辞使副,有些少礼物,具于别幅,谨奉书奏辞。”

此外,之前一个小插曲:姚平仲劫营失败之时,宋朝在金营中的人质皆两股战战,直言要被牵连倒霉了,说不得就会被推出去斩首,一个个呼天抢地寻死觅活的,唯有康王赵构神情自若。

完颜宗望见之,心中有点犯疑,暗道此人如此镇定,必非宋国宗室,遂将他遣回汴京,要求宋廷换一个真正的亲王来。

宋钦宗不得已,改派肃王赵枢前往。

收拾好宋廷送过来的金银财物,完颜宗望便率领金兵,带着张邦昌和赵枢朝北缓缓而退。

此时,种家兄弟和李纲等主战派都建议率军尾随金兵,等到金兵渡黄河之时,半渡而击,将这几万精锐的金兵打残,以绝后患。但李邦彦、李棁、吴敏、唐恪、耿南仲等投降派此时在朝廷中掌握着绝对的权力,根本不听主战派所言。他们派人在黄河边上树立大旗,严令军队不得越过大旗追赶金军,否则一概处死,就这样,完颜宗望率领金兵,安全的渡过了黄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