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6章 三尸同葬



 楚河绕着尸体转了三圈,看不出有什么猫腻。

 按道理,缉捕班头说的话,楚河不信。

 下象棋争吵打死人是有可能的。

 但是争吵双方,加上一个劝架的,三个人一起死,那真是蹊跷的很。

 按缉捕班头的话理解,三个人互为凶手,互为被害人。

 唯一的好处就是案子已结,不用追究,缉捕班也不用耗费精力。

 死的蹊跷也就罢了,还诈尸,那就更蹊跷了。

 不过还是那就话,乱世邪崇多,喝水都能噎死人,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再说缉捕班是值夜司的中坚力量,人家说的话代表了值夜司,甚至是当今皇上的意思,那就是圣旨,容不得草民质疑。

 求毛的真相。

 收尸人的存在意义就是每天两个炊饼而已。

 钻牛角尖、较真,那都是跟自己过不去。

 “开整。”

 “三个一起来。”

 还是那几步,按程序走没毛病。

 第一步:画尸。

 这是缉捕班送来的尸体,已经有案底了,收尸人简略的画画就行。

 楚河从收尸囊中拿出毛笔,拿开蒙尸布,把三个人的容貌特征的画了。

 年纪也估算了。

 两个老头六十岁左右,一个年轻人二十五六。

 手上都有茧子,职业不详。

 第二步:正尸。

 两个老头的头上各开了一个大口子,是致命的钝器伤。

 年轻人的脸上蜡黄,像是内脏,肝胆这方面有病,但是没有明显的伤口。

 看来看去,只有脖子上穿着的桃树枝像是致命伤,楚河心里就有点打鼓。

 “能不能是被我给弄死了?”

 转念一想:“反正人死了,顶上都不追究,我也不能往自己身上揽啊,那不是有病吗,不管他。”

 楚河掏出缝尸针,穿上羊肠线,在老头的脑门上缝了几道大针脚。

 收好了缝尸针,换猪毛刷,沾了点胭脂粉,给伤口涂平了。

 再像刮大白似的,把整张脸抹了一边,颜色匀乎了,也算是对得起死者。

 等到了年轻人这边,猪毛刷一上脸,楚河头上的汗一下子出来了。

 “坏了。”

 “这家伙脸掉色了。”

 把猪毛刷染成了蜡黄色。

 再一刷,整张蜡黄的脸变成了白色。

 敢情这小子没病,脸上涂抹的是用来给布料染色的黄栌水。

 楚河手就有点抖。

 镇定了那么一会,擦擦头上的汗,站在停尸房门口,左右张望了,幸好周围没人。

 回来之后,楚河赶紧加快速度,手忙脚乱的把三个人收拾妥了。

 蒙尸布一盖,只要缉捕班不来复查,那就没事。

 第三步:背尸。

 今日不同往日,要收三个尸身。

 正常应该先背一个到乱葬岗,葬了之后,再回来背另一个。

 但是楚河心慌,得趁着其他收尸人还没起床,赶紧把尸体运出去。

 所以背法也与往常不同。

 楚河把外衣脱下来,掖在裤腰带上。

 把年轻尸体绑好了,搭在肩膀上,快步的跑出去,专捡着荒凉的路走。

 估计没有路人的时候,停下来,先把自己的衣服铺在地上,然后把尸体卸下来,放在上面。

 这个是出殡的规矩。

 抬棺的术语叫:“不落地。”

 背尸的术语叫:“不离身。”

 捞阴门的买卖多着呢。

 像刽子手、扎纸活、杠房,还有如同现代法医的仵作,这些活都是净手活,又叫‘不沾身’。

 收尸人干的是脏活累活,画尸、正尸、背尸,都得皮挨皮,眼对眼,身不离身。

 干了这一行,既要守规矩,还要活用规矩。

 楚河这一套“不离身”的理论,就是活用的例子。

 说白了,和曹操割发代首是一个套路,曹操自欺欺人,楚河是自欺欺鬼而已。

 ……

 把三具尸体都捣腾出去,远离了收尸人们,楚河就放松了。

 打开包着婴孩儿的麻布,收拾一下孩子的屎尿,换了两尺新的尿布,孩子干爽了,小脸乐了。

 这么一笑,把楚河的心差点融化。

 “嘿,干活又有劲了。”

 楚河用路边的土搭起炉子,把小米粥熬了好几个开。

 晾的微凉之后,把米油撇出来,喂给孩子。

 用火炭烤了黑面炊饼,自己也吃个半饱,又开始干活。

 从早晨忙乎到中午,终于到了乱葬岗子,此时的楚河累的不像人样。

 多亏路上没遇到人,否则看到他那狼狈的样子,得以为他是偷尸体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