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2/2页
为什么原本的书上用的是“是人”?舜帝、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这六个人在干嘛?种田的,做奴隶的,抓鱼的,读书却被丢进监狱的,被当做货物卖来卖去的。强调的是他们六人的社会属性,都是社会之中所处阶级平常之极的人,这样的人想要有所成就,就要噼里啪啦的挨一顿社会的毒打,提高他们的能力。你总不能说这六个人品德怎样怎样,对他们的品德指指点点。这个世界能对他们品德指指点点的人先不说包不包括你我,孟子都没说品德,你们这群读书不认真的玩意儿就无中生有,这么厉害,怎么不造个光刻机出来!
那么问题就来了,究竟说的是单个人的社会属性还是六个人抽象为社会三百六十行的社会职业、阶级属性?我只负责提出问题,剩下的愿意想就想,不愿意想管我屁事。社会属性最后增加的是个人综合能力,以我们现在的观念就是道德和技术两个能力。显隐转换,个人同社会产生了一种奇妙的联系。真是伟大的思想,尤其是在千年前就已经出现,更何况,哪怕是放到了现在,也依然远超绝大多数人的理解。
那是不是就不能用“斯人”呢?不想说,没意思,我妈喊我回家吃饭,这漫天的蚊子和蝙蝠,夜空留给你们算了。我期待着睡觉,我真想去找找那些遗憾,可是我出不了国,是不是当初我也选择了理科,就可以跟他们一起出去了呢?不,我爸妈在这里,我只能在这里。遗憾,终究拾不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