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混账逻辑



“大人,既然都到这了,我也就放开说了。”

苏和心思一转说道:

“不知大人对时下民间盛传的‘削藩’一事怎么看?”

艾元甲冷哼一声:“还能怎么看?剑南地界鱼龙混杂,一直以来纷争不断,是节帅担任巡察使后励精图治,这才有了一方安定!”

“先帝感其功业,赐予节度之权。剑南不比朝廷腹心之地,要是没有猛将长期坐镇,权力频繁交替必生混乱!”

他歪嘴嘲笑道:“这样的道理,连我这种不识字的老粗都知道!那帮自称胸有才学的文人,能不清楚?”

“喊得再响,不过是沽名钓誉,又或者泽强而立,想要某些好处的货色罢了!”

他虚空拱手道:“先帝自然知道,这地方慢说让朝廷派驻流官治理,就算节帅自去其职,换谁来都得从头下功夫!陛下新立,传闻虽然越演越烈,但到现在也没有明确有过削藩的实际举动吧?”

“反倒是一些皇帝不急太监急的小丑货色,跳着脚生怕赶不上槽!”

艾元甲饱含怨气地说完,这才意识到有些过于真情显露,尴尬地咳嗽了一声:

“节帅为人天下皆知,就算剑南本地的跳梁小丑,他都任其蹦跶,自然是问心无愧!”

苏和笑了笑,端起杯子敬茶,表示理解。

这时他突然想起了另一个人,于是又问道;

“房县丞可也是节帅就藩之前的本地官员?看上去和大人您很不对付的样子。”

艾县令正在喝茶,闪烁的眼睛竟然露出了一丝狡黠:

“老房和我同样家出柳州,和老夫是穿一条裤子长大的,这一点没人知道。”

“我把他请来陪着唱戏,苏大人觉得如何?”

粗中有细,苏和心悦诚服!

……

从艾元甲口中得到的消息,基本补全了苏和猜想中的漏洞。

他想知道这炼神者,是怎么说服这些人帮他的。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皇帝到底急不急?这些“太监”到底是自己唱戏,还是被人安排了剧本。

这也是唐刃的纠结所在,堪院的尴尬所在。

眼下就有一个很好的人选可以接触试探。

苏和费了老大劲,终于把《滕王阁序》的全文默写了个七七八八,到底还是忘记了很多。

不过不要紧,本来里边很多东西都要调整。

涉及的典故、地名、人名,都要换成应时应景的;后边抒发个人情绪的部分,正好投其所好,改写成忠君爱民的内容。

一番折腾,这原本青史留名的骈文,辞藻华丽依旧,却成了一篇歌功颂德的马屁文章。

唐家兄妹是是识货的,这骈文何等的辞采华美!典雅工巧,起伏跌宕,只是虎头蛇尾,生生毁了传世名篇!

“暴殄天物啊!”唐刃一脸惋惜,他甚至想反对苏和拿这个去博取文人名声。

苏和本就心虚的很,被他这么一说,更加觉得自己罪大恶极。

但写都写了,不发挥一下他的价值更加浪费。

于是他咬咬牙,揣了就往泰德书院去了。

……

那日大一阁开阁仪式上,邹书山伸出橄榄枝,被当众拒绝,丢尽了脸面,对苏和可谓恨之入骨。

见他前来拜访,没有拿棍子撵出去就不错了,哪还能给什么好脸色?

苏和见老夫子横眉冷对,立刻就祭出了大杀器。

“好啊!好啊!原来并非残句!竟是一整篇骈文!”

邹书山双手颤抖,

擎着纸张哆哆嗦嗦的不舍放下,眼光梭巡往复,就差老泪纵横了。

“咳……”

被当成空气的苏和,尴尬地咳嗽了一声提醒。

邹院正终于把目光从骈文上挪开,见他这模样,没好气地说道:

“怎么?当初狠狠地打老夫的脸,今天又把好辞送上门来,是何居心?”

“先生言重了!学生年少无知,真心是怕辱了先生门风!至于文章……”

苏和躬身行礼道:“现在有先生称赞,小生才知道写出的东西原来真的还可以。”

“别装了!你现在已是朝廷文官,又成了那什么劳什子堪院御史,老夫也不敢腆着老脸再收你入门!”

“听闻先生正筹划着把大一阁的盛事编绘于杂报以天下知,这文章如果还能入得法眼,就当学生为当天的莽撞赔罪!”

邹书山眯着眼瞅着苏和,一时之间不能断定他的来意真假。

果然,就听这小子贼眉鼠眼地问道:

“时下削藩声音猛烈,学生身在官场,浪潮当前恐怕难以独善其身。局势如斯,先生有什么可以教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