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敢叫日月换新天(4)-第2/3页



他探起小脸,朝正在批阅奏折的周质低声道:“周相,您觉得此战大周能胜吗?”

周质慌忙放下朱笔,俯身拱手道:“请陛下宽心,若是放在二十年前老臣不敢断言此战必胜,可眼下今非昔比了,大周兵强马壮,单不说显德元年时的高平之战,如今又有李上国亲自挂帅出征,老臣如今敢是断言,大周必胜,且大胜而归!”

听闻周质如此笃定,赵宗训也是大喜,站起身子笑问,“父皇在世时曾交代朕,周相乃治国经世良才,李上国又是沙场征战的虎将,得二人者便足以使周朝强大,如今你替朕稳固朝堂,李上国开疆拓土,这真是朕之幸,天下之幸呀!”

周质听闻先皇赵荣如此评价自己,老脸一红,躬身跪地,“陛下,这都是陛下鸿福所致,臣等自当尽心竭力,死而后已!”

赵宗训听到“死”字慌忙摆手,急匆匆地跑到周质面前,一把扶起这位年迈的宰相,“朕不让你死,你给朕好好活着!”

“陛下,老臣何其有幸能得先皇及陛下赏识,老臣十年寒窗苦读,见识过天下黎民百姓疾苦、贫寒,北地连年征战尸横遍野,白骨露野,百姓食不裹腹,更是易子而食。臣有愧啊,先帝在世时,若不是以老臣为首的一干读书人极力反对先帝兴兵,说不定自陛下开始,天下不用再起兵戈,老臣迂腐啊,老臣有罪啊!”

窗外雨落敲击着石板,殿内周质老泪纵横,瘫倒在地哭诉,赵宗训握着两只枯瘦手掌,心中也是生起一丝忧愁,无奈地望向身后的白公公。

白公公久居皇宫,一眼就明白小皇帝赵宗训的意思,急忙踱步走来,赶忙扶起瘫倒在地的周质,语气祥和,“周相,天子面前莫要失态,这国事还需仰仗周相,您是一国之相,如此这般,成何体统!”

周质听闻后急忙起身,宽大的袖袍擦拭眼角浊泪,俯身叩首,“老臣一时情起,失礼了,还请陛下责罚!”

赵宗训连连摆手,摇头示意无罪,转头望着白公公咧嘴笑了笑。白公公俯身没有多言,侍奉皇上本就是他的职责,替主子排忧解难也是做他这个做奴才的应该做的。

……

细雨嘀嗒,凉风吹袭。

洛阳城外,一束烟花迎击着细雨在空中炸裂,烟火转瞬即逝。

在有些人的眼里不过是嫌弃命长的富家纨绔耐不住京中寂寞,燃放烟花爆竹解闷,而在另一些人眼里,意味着建功立业、升官发财……

洛阳城北门,城门楼上空无一人,城下,一道身影推开了厚重的城门,然后快速跑进雨夜,消失在洛阳城中……

洛阳城东门,刚刚接任羽林卫总统领之职的韩通,一身黑甲,身穿蓑衣,在雨中急行。刚刚巡视完城防后的韩通在偏殿内坐下,抱怨着洛阳城的天气时好时坏,抬头间,一抹烟花消散。

“不知道又是那家的公子哥,这几天不止一回了,别让韩某逮住了,不管你家世如何,老子非扒了你的皮不可”,端坐在椅子上的韩通开口骂道。

鸿胪寺外,守卫在四周的三千羽林卫握紧了手中长刀……

大理寺门外,林统眯着眼,看到烟火消逝的一瞬间,转身出门而去……

洛阳皇宫御膳房内四名值守太监褪去身上的宦官衣袍,从腰间抽出一把细软长剑,一跃而起,一身黑衣消失在黑幕中……

十六名黑衣四散而出,无声穿梭在洛阳城中,如同黑夜中的一把剑刃,看不见摸不着,却是那般锋利……

在相国寺一顿饱餐之后的两名和尚拍打着肚皮出门,胖和尚打着饱嗝耷拉着脑袋,“师父,小小僧只吃了个半饱,相国寺斋饭不错,就是负责打饭的家伙太抠门了”,说着手中比划着,“这么大的碗够谁吃的。”

小和尚伸手摸了摸胖和尚的脑袋,“阿弥陀佛,小僧也只吃了半饱,-足矣足矣,待回到玄光寺小僧准许你多吃一碗!”

胖和尚伸手挠了挠那光滑的大脑袋,咧嘴道:“寺里的师兄弟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自从师父闭关出山,说要来这尘世走一走,至今为止已经一个月了,小小僧有些想他们了!”

小和尚抿嘴一笑,“小僧知道了,走完这一趟便回玄光寺,或许又是几十年不用再出关了!”

说罢,体内真气运转,踏步走进雨中,雨滴从空中直落那颗光滑的小脑袋,距离半尺位置骤然消散,竟是半滴雨水不曾近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