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无声的刺杀-第2/3页



胖和尚不解地问道:“那王阐将军师父不是一直说是个不错的人吗?刚才为何不出手相救,如果师父出手,想必能够接下!”

瘦和尚摇了摇头,开口道:“救他一人便要牺牲更多的人,有些事情小僧阻拦不了,这便是势!若小僧一味地救下他,便会有成千上万的人死于这场争斗,这是大势,小僧也阻拦不了!”

胖和尚摇了摇头道:“不懂。”

微风拂过树梢,自称小僧和小小僧的俩和尚身形一闪,消失不见。

……

鸿胪寺内,两队羽林卫将鸿胪寺团团围住,与其说是围住,更确切的说是保护,毕竟朝中藩王、刺史大部分人都下榻在此。

从门外走进一群人,身着清一色的深灰色服饰,胸前正中央绣着一个大大的“理”字,来的正是大理寺的捕快,带队正是大理寺总捕头林统。

林统走进那间弥漫着血腥味的偏殿,王阐的尸体冰冷地躺在地上,血已经基本流干,一把三尺长的匕首正中脖颈位置,刀柄上印着一只血手印。

此时,被一众捕快看守的鸿胪寺少卿孙友仁,呆坐在角落,目光呆滞地盯着地上好友的尸体,他告诉自己这是梦,这一定是个梦,可是他看向自己手中的鲜血时,却又被狠狠地拉回现实,王阐真的死了。

晕厥昏倒的鸿胪寺卿范进忠在一众医官救治下,现在已经睁开眼睛,眼神中带着些许恐惧,双手颤颤巍巍地抓着医官的手叫道:“不要杀我!不要杀我!”

……

“总捕头,这案子有些棘手啊!”,跟在林统身后的捕快马六轻声说道。

“哦?说来听听”

“属下以为,根据殿内地上散落的残羹冷炙和门外司丞的的证词来看,是鸿胪寺少卿孙友仁邀请了同乡好友羽林卫统帅王阐将军,属下也核实过,二人确实是同乡好友,另外这位大人便是鸿胪寺卿范进忠,总捕头应该认识的!”

林统点了点头,“确实见过几次,有些许印象!继续说!”

“从司丞、主簿的证词中,属下还注意到一点,就是期间三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并且门窗完好无损,殿外值守的侍从也证实了殿内只有三人,并无其他人进入,属下以为,只要摸清楚三人争吵的内容,此次凶杀案便可水落石出!”

林统点了点头,双手负后道:“不错,小六子你分析的不错,这件案子其实再清楚不过了,孙友仁邀王阐将军赴宴,范进忠作为鸿胪寺卿自然一起陪同,期间三人发生了争吵,王阐将军军武出身,脾气暴烈,便拔刀相向,这一点从王将军手中的脱鞘长刀可以看出,而孙友仁掏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在争执中无意间刺中王阐将军的脖颈,致使王阐将军直接身死,鸿胪寺卿范进忠昏厥倒地,这也是先前众司丞、主簿见到的一幕。”

马六弯腰拱手谄言道:“总捕头所言有理,属下虽能推断一二,却远远不及总捕头,这样看来,杀人凶手便是孙友仁,属下这就将此人押往大理寺。”

林统摆了摆手,示意马六将人押送大理寺,并安排医官将范进忠送回卧室,自己则转身出门,望着初秋夜幕,长叹一口气,嘴角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笑意。

……

某处院落内,一间昏暗小屋内坐着两个人。

年轻书生模样的李光义悠闲地喝着茶,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他看向正襟危坐,紧闭双眼的兄长李元祯,开口道:“放心吧,兄长,有龚先生出手,天下间还没几人能躲得过,请不必担心!”

李元祯摇头道:“愚兄倒不担心那龚澄枢,只是可惜了王阐呀,他若死在沙场也是死得其所,今日偏偏死于江湖武夫手中,愚兄心中不免有些惭愧啊!”

李光义点了点头,手中把玩着杯子,笑道:“可是他若不死,你我兄弟二人便难成大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再者说若是兄长落在他手中,我想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拔刀,很难说谁对谁错,过去了就过去了,兄长不必自责!”

良久,小屋中灯火摇曳,端坐在椅子上的李元祯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一支锋利的羽箭从夜色中飞出,直穿小屋的门板,箭尾上夹带着一封信。

李光义起身开门,取下信后,匆匆关上房门。

一抹笑意浮现在李光义的脸上,笑道:“范进忠果然是好计策,这招借刀杀人,把罪名全部推给了鸿胪寺少卿孙友仁,这下兄长可高枕无忧了,只要剩余四卫在我们手中,此事便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