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结亲之议-第2/3页
在萧天宇右手边第一位坐着的这位文质彬彬,一脸温和的模样,正是他的大儿子陵宇国大皇子萧显彬。
紧挨着他的年轻人三十岁上下全身甲胄一身武将打扮,面容俊秀神情冷峻,乃是萧天宇的二儿子,陵宇国二皇子萧显仁,现任陵宇国禁军统领。
萧天宇端起茶杯,咽了一大口浓茶,压了压肚子里的酒意,道:“这么晚把大家留下来,就是要一起议一议,天武国这次来提亲要结两国秦晋之好,究竟有几分诚意?或者那皇甫信人是另有其他目的?”
户部尚书马清心犹疑了一下,回禀道:“陛下,我觉得此次天武国使臣明着是来提两国结亲之事,暗地里却行挑拨离间的勾当,根本就是居心叵测!”
“哦?清心你说说怎么个居心叵测?”萧天宇凝神问道。
“陛下,您当初也是天武国的柱国大臣,深知天武国自三百年前立国时,开国武阳大帝就立下一条规矩——叛乱分疆裂土者,皇甫氏共诛之。”
“三百年来无论内政外交如何颠簸变化,这条规矩却是他们皇甫家三百年一直坚守不变的信条。在这三百年来所有的叛乱无不被血腥镇压。”
“唯一例外就是百年前北方燕山关大将穆人雄勾结关外蛮人发动叛乱,自立为燕国,这件事一直被皇甫家视为奇耻大辱,这百年来天武国对燕国发动了无数次的攻伐,就是为了血洗先人的耻辱,即使在天武国四面受敌最虚弱的年代,也不曾答应与燕国和解。”
“可这次皇甫信人竟然肯主动提出结亲之事,完全与其祖训相悖,他这样做必将严重损害他在皇甫氏中的威信,弊远大于利,所以他的最终目的根本不是和我国结亲。”
马清心嘬了口茶接着道:“据为臣了解,这使臣自踏入我国土就开始大肆宣扬结亲之事,他这样做无非就是为了将来把拒亲并挑起战争的责任都推到陛下身上,让民间以为陛下只想着自己女儿不顾百姓疾苦,所以那皇甫信人就又提出了那三条苛刻的条件,就是为了逼迫陛下拒婚,让陛下失去民心,他不费吹灰之力就瓦解了我们的军心民心。”
萧天宇点点头道:“是啊,皇甫信人确实给我出了一个大难题,清心说的有些道理!”
这边二皇子萧显仁有些坐不住了,禀道:“父皇,马尚书所言确有几分道理,但是马尚书说结亲之事对天武国是弊大于利,儿臣倒有一些不同的意见。”
萧天宇饶有兴趣地道:“哦,你来说说看。”
“儿臣以为,结亲之事若是成功,于天武国有三大好处。”
“第一,自我立国以来,天武国就失去对瓦罕族东西线互为犄角的战略优势,西线的据点如今全部在我国手中掌握,东线就只能独立支撑。”
“瓦罕族也是后知后觉,开始几年也没敢从东线进攻天武国,还以为我们会从西线会抄他后路,自前年起瓦罕族开始试探着从东线袭扰天武国腹地,竟都大获全胜而归。”
“天武国的东线战场几十年来未曾有战事,堡垒据点都年久失修,很难在短期内形成有效的防御纵深,据我方探子打听到消息来看,天武国与瓦罕族在东线的战事很难过,他们若能和我国修好,东西线重新形成犄角防御,让瓦罕族再不敢轻举妄动。”
“第二,这几年雁尾关虽未有战事,但是两国都布有重兵于边界,他们那边是二十万裴家军精锐,我们这边兰大哥带着飞鹰军不敢离开雁尾关半步,彼此都消耗巨大。”
“若是两国修好,二十万裴家军完全可以支援燕国北境或大明国南境战场,听说这几年大明国在南境攻势日盛,天武国已经完全处于死守态势,情况很不乐观。”
“第三,若皇甫信人前两点都可以达到目的,就相当于我方成了天武国和瓦罕族之间的一个巨大的缓冲,我方承担了对瓦罕族主要的战事压力,他们却无需付出任何金银财帛和粮饷,相比于父皇和伯父还在天武国时,战略形势就更加对他有利,皇甫信人完全可以向皇室和满朝文武交待了。”
“所以,我觉得皇甫信人并不是没有诚意,而是诚意相当的足,而且他对我们婉儿的感情……我想父皇应该清楚的……我能想到的就这些了,还请父皇定夺。”
萧天宇和徐子瞻交换了一个默契的眼神,向着萧显仁赞许地点点头,道:“很不错,这些年你在北边没少和瓦罕族打交道,对形势看的很透彻……显彬,你来说说对此事的看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