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陈老师“临危受命”
刘主任把教辅资料给了陈老师,陈老师提着录音机,拿着两本书一盒磁带刚走到办公室门口,田老师正好抬起头来,她一脸诧异地看着陈老师,然后指着她哈哈大笑,笑得前仰后合,眼泪都流出来了。其余几个老师开始一脸莫名其妙地蒙圈状态,后来也指着陈老师大笑。陈老师把录音机往桌子上一放,书往桌子上一丢,哭丧着脸说:“你们就笑吧,笑死你们得了。一点同情心没有,不说过来安慰我,还笑!”
田老师取下眼镜,擦了擦眼睛,笑着说:“我就是觉得好笑啊。想那天你和我嘀咕半天,猜这个,猜那个的,就是没有猜你自己,我就想笑。”说着又大笑起来,说:“不行了,笑死我了。”几个人又都大笑起来,连带把陈老师也逗笑了。
好不容易大家才止住笑,陈老师说:“田老师,罗老师,冯老师,你们得帮我啊!我现在除了记得26个英文字母,啥也不会了。咋教嘛?”
田老师说:“你会26个英文字母就好,初一的英语就是从教读写26个英文字母开始的。每课内容很少,你边学边教也来得及。”
罗老师是陈老师读初中时的几何老师,现在也教好多年英语了。他笑着说:“徒儿,别怕,有为师在此,什么妖魔鬼怪也拦不住你!”
教初一英语的冯老师说:“不怕的,教参说得很清楚,教学磁带里有领读,你自己先看教参,听录音,学会了,再教学生。真没什么难的。”
陈老师笑着说:“我想学校也是看在你们和我关系好,知道你们会帮我,才把这烫手的山芋放到我手上,也不怕烫死我。有了你们,我心中才有一些底气,我没事就去听你们讲课,有问题就去请教你们,你们别烦我啊!”她又对冯老师说:“冯老师,你们大概上到哪里了?”“我第一单元上完了,估计李老师第一单元也只剩最后一两个课时了。”
说到这里,几个小孩从公路上跑过来,趴在办公室窗户外面,陈老师的儿子小山说:“妈妈,我饿了,回家做饭给我吃吧。”罗老师、田老师的女儿晓雨、兰兰也嚷嚷着饿了。大家就都收拾了一下办公桌,起身离开办公室。
陈老师牵着儿子的手,一边走一边问他:“今天学校里发生了什么好玩的事吗?”小山一蹦一跳的,说:“还不就是那样。不过我今天下午放学是和院子里几个高年级的孩子一起走的,我们去了天桥。天桥好高啊,我站在桥头,往下一望,就有些头晕,不敢走到中间去。刘铭胆子特别大,一点也不怕,都走到天桥中间去了,我们叫他不要再走了,他也不听。”陈老师摸摸儿子的头,说:“那样太危险了,我要跟他的妈妈说说。你有安全意识,很棒。不过,那天桥是怎样的啊?我从来没有上去过,有点好奇。”儿子一听就笑着说:“原来妈妈也会对天桥好奇啊,我还以为你会把我骂一顿呢,我是鼓起勇气才和你说的。那天桥是水泥做的,下面高高的桥墩你都看见了,那桥面就像一条一米多宽的马路,不过中间有一条这么宽的水沟,里面有水流,水不深。”说着小山拿手比了一下,陈老师看了一下,有一尺多一点宽。陈老师奇怪地说:“妈妈现在更好奇了,那天桥上有水沟,还有水,这是干什么用的呢?”小山笑着说:“妈妈,你傻呀,中间有水沟,当然是运水的啊。”“运水,运水干什么啊?”“是哦,运水干什么呢?建这么高的天桥来运水,奇怪了!”
“你明天去问问同学、老师吧,
看看他们有没有知道的。”“好的。”母子俩说着话就到家了。这是一栋红砖红瓦的平房,在院子比较偏的地方,长长的走廊,走廊前面是条排水沟,排水沟前面是一排独立的厨房,厨房之间是一块和厨房差不多面积的空地,空地上各家随意地放了些杂物。
陈老师在这排平房的最当头,厨房右边的空地上种了一棵桂花树,从树干的颜色来看,应该有些年头了,但瘦瘦弱弱的,而且是那种干瘦干瘦的,就像是那种50来岁的妇人生的孩子,生出来又没有什么东西吃,无法长个子长肉,就只是活着。陈老师搬来两年了,经常给它浇淘米水,小山也经常在树下撒尿,只希望它能开出那细小的花,在八月皎洁的明月下也能与月中桂树遥相对话。但这两年来就没有见它开过花,只是长高了不少,不再是那么干瘦干瘦的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