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三月为期



“杨总设计师,各位顾问,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顾修,正是写出了那篇被诸位定义为绝密级别论文的作者本人。”王顺威语气不咸不淡的说。“接下来,他将代表我,回答各位的提问。”

        话音落,全场寂静。

        大佬们默不作声,朝顾修投去审视目光。

        顾修表情波澜不惊,朝着一众大佬礼貌一笑。

        他早就猜到,会有这么一幕。

        杨宁此刻心中满是疑惑,这个看起来跟助理一般的年轻人,竟然是王顺威用来和他较量的王牌?

        在这种级别的会议上,王顺威要对自己说的每句话负责任,他不敢胡闹。

        也就是说,他对这个年轻人的介绍,都是真的。

        这样的事实发生在杨宁面前,让他难以置信。

        “你叫顾修是吗?你说在两亿度高温下,第一层炉壁中的钼金属会因为嬗变反应而变性,第一层炉壁结构会被破坏,核泄漏会发生,是吗?”杨宁提问。

        “是。”顾修点头。

        “这方面的推导实验,我们做过不下千次,在我们得出的实验数据中,钼金属的嬗变速度极慢,可以直接忽略不计,没有任何一次实验的数据,能支撑你报告中的假设成立,理论上,炉壁不会出现任何问题。”杨宁皱眉。

        “理论上切克诺贝利核电站也不会发生爆炸,可炸了就是炸了。这套装置的基本设计就是参考切克诺贝利核电站,虽说你们使用了比那个核电站更加稳定高级的托卡马克装置和热交换装置,但是聚变输出的能量比裂变要更加惊人。”顾修说。“核聚变会产生惊人的中子辐射,托马克装置产生的磁场和第一层炉壁是核聚变的屏蔽墙,这两道墙有一道坍塌,中子辐射就会瞬间爆发。你们根本没法确保自己的推演成立就能保证装置真的安全,否则,也不会因为我的一个假设就召开紧急会议,不是吗?”

        “年轻人,回答问题别跑题,你之前的论文和今天的报告我们都看过,我可以告诉你的是,你的论文被定义为绝密级别不是因为它有多么强的现实可行性,只是因为其中的一些观点的思路十分不错。你论文和报告里,都有很多我们无法验证的公式和参数,你需要说的,是你列出这些公式的逻辑。”宋云天低声说。

        “你报告中的公式和参数显示,两亿度之后,嬗变反应的发生速度大约是立方的正比,也就是说两亿度之后,随着温度增加嬗变反应会以极其惊人的速度增加,所以这壁炉会坍塌,这公式和参数是怎么推演出来的?”有人提问。

        “我从没说过我里面的公式是推演或者假设,这些是根据实验得来的。”顾修耸耸肩。

        “实验得来的?你之前是在哪家研究所工作啊?”杨宁问。

        “我在上高中,没有在任何的研究所任职。”顾修如实回答。

        话音落,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紧接着,是杨宁的怒吼声:

        “高中生?简直胡闹!你高中还具备核聚变的实验条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