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女萝(8)



熹和三年的秋天,平虏渠在常卢的主导下终于修建完成。恰逢雨季格外漫长,阴雨一连下了将近半个月,雨水丰沛,水涨船高,粮草辎重得以源源不断地装船入舱,经水路丛邺城运往幽州涿郡。常卢也因此升任冀州长史,成了齐侯梁骘帐前新晋红人。

        常卢一连数日被梁骘召见,商议漕运工程之事,这日才从金凤台出来,迎面见到府丞刘圭在回廊下训斥几个仆人,便过去与他叙话。

        “刘府丞要往哪里去?”

        “长史。”刘圭朝他施了一礼,把一个半垂着眼,战战兢兢的奴婢赶走,这才歉然道:“方才给主公送汤药,有个新来的不懂规矩,主公正和大人议事,他也没有分寸,竟然不懂避讳,就要进去,我已经教训过了,不知是否打扰了大人奏事?”

        “哪里的话。”常卢连连摆手:“如今平虏渠一切进展顺利,剩下不过些细碎杂事,没什么要紧,何来打扰一说?府丞这样岂非折煞我了。”

        “主公有长史此等大贤辅佑,不惧路遥水远,能解军情粮草之急,是我等的福气,长史劳苦功高,不必谦词。”他的话语十分客气,面上却没有丝毫笑意。

        常卢见刘圭面带忧虑,眉目沉重,也不好多言,说了几句便彼此作别。

        他皱着眉停在原地,心思绕了个来回,朝那远去不久的背影追了上去。

        “刘府丞,刘府丞……主公身体一向刚健,怎么就突然病了呢?”

        刘圭瞥了一眼气喘吁吁的常卢,脚步未停:“大人不知道,这是主公在青州的老毛病,一到秋天病情就会加重,没什么要紧。”

        常卢却唉声叹气:“主公自从邺西大营回来,我眼见他消瘦不少,看着真是令人伤心,然而在下除了料理好修渠之事,也没什么别的本领,无法为主公分忧,实在愧疚。在下的岳父在河北颇有名望,认识许多岐黄圣手,不若我向府丞引荐引荐,也让他们瞧瞧这病?头疾虽不致命,发作时却钻心剜骨的疼,日子久了,如何是好啊?”

        没想到刘圭立刻摇头:“长史的心意我领了,此事你知我知便可,你初来乍到,还不知晓主公秉性,主公是最好说话的,可有时脾气也怪,这话万不可在主公面前说起,不然一定惹他不快。”

        为官有为官的难处,官场复杂,朋党勾连,常以门生故旧或同乡裙带论。梁骘班底多来自青州齐地,有时聚在一起议事,起劲了还会说青州话。常卢经常听得云里雾里,脑子一团浆糊。他与青州来的官员私下交往不多,只与府丞刘圭和治中从事姚堪较为亲厚。

        常卢心思极快,警觉地明白刘圭话里有话,当即停了下来,正色作揖:“敢请府丞赐教。”

        刘圭把摆着汤药的漆案递给仆人,笑着拍拍他的肩膀,压低声道:“唉,也没必要严肃成这样,只是主公不喜欢我们管他的私事,你记得就好,以后还是不要提了。”

        常卢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刘圭嘴上虽然这么说,心里头和明镜一样。

        他是内臣,内臣与谋士属官不同,与那群只知道打仗的将军们更不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