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行行(11)-第2/6页
    
        本朝自武帝起,便多行重农抑商之国策,买卖也不是随便能做。
        以邺县为例,正经买卖须去东市和西市。在东西两市,有小吏手拿鞭杖守在肆门,将货物按照用途分类,并监察质量,估定价格。每天清晨,以悬挂到屋顶的旌旗为号,宣布市肆开张。
        东西两市,交易繁文缛节颇多,商货不能自由流通。
        而此处因毗邻大将军府,常有地方郡县的别驾、府君往来,才形成一片小规模的闲散集市。有酤酒的,修磨剪刀的,卖药看病的……五花八门,种类繁多。
        战事告捷,流民回城,又有许多一路从青州跟随梁军,迁徙到邺城谋生的百姓,街市生机勃勃,好不热闹。
        油锅热气腾腾,果子气味香甜,引得路人垂涎。
        寿婆跟在队伍后,耳朵里飘来闲白话。
        有熟客问:“怎么今天出得这样晚?”
        面团被切成一个个圆滚滚的剂子,填馅,压扁,放进油锅里炸,油花四溅,噼里啪啦。
        主家满头大汗:“今日晚开张一个时辰,晚关张一个时辰!”
        “这是为何?”
        钳子一夹一翻,一面已经炸至金黄。
        “这不今天西边三台有宴,宵禁推迟了一个时辰。听说,冀州各县的贵人们现在都去金凤台聚会了,晚上宴毕,肯定要在城里逛一逛,看一看,我可不关门,我还等着做大生意呢!”
        一人笑道:“不愧是袁东家,就是有头脑,会计算!”
        周围热闹,时间也过得飞快,很快,寿婆便站到最前头。
        长案上,满满当当的各式陶钵,分门别类,装着热腾腾的油糕,其上罩了一层纱网,防蚊蝇。
        寿婆摸着袖中刀鞘:“这东西怎么能抵钱呢?”她暗暗想。
        主家见她犹豫,热情招呼:“媪媪,第一回来吧?咱们家蒸的炸的炙的,各种果子,应有尽有,您慢慢挑选,看看可有想吃的?要是给孙子买,拿几块蒸的羊角蜜,软乎,小儿都爱吃。”
        寿婆摇了摇头。
        她不会说话,只能伸出手,点了点那黄澄澄的粘米面油糕,接着,拿出一把缀满红宝石的鞘。
        红宝石璀璨夺目,流光闪耀。
        周围投来一些探寻的目光,有的像看傻子一样嗤笑,有的看出成色,面露惊讶。
        寿婆将鞘晃悠了一下,就要往回收——还是给铜钱吧。
        可是,还没来得及转手,一个老人却眼明手快地将东西接过去,牢牢地抓住了。
        意料之外的,他并没有拒绝,也没有问原因。
        老人双眼闪烁,除了看到宝物的惊喜之外,还夹杂一丝神情,十分微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