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青云(3)-第4/5页





        姚堪一只手搭一边臂,歉疚道:“两位老人家快快请起,您二位年事已高,德行贵重,我乃晚辈,哪担得起如此大礼。”

        他又苦笑着摁了摁伤口:“早有耳闻冀州民风彪悍,姚某初来邺城,一直未曾领教,不想今日一见,果然待人待客淳朴豁达,不拘小节,令我大开眼界啊!”

        这话说得情真意切,再加上他长了一副慈眉善目的儒生像,刚才还挥舞着木棒的村民们,立刻都变得不好意思起来,都低着头打蔫。

        随从取来清水,洁净伤口,又点上些膏药,疼痛瞬间被清凉包围,精神也为之一振。

        姚堪这下才有机会打量房内陈设——

        或者,勉强称之为陈设。

        墙壁用泥灰砌成,头顶上的歪木梁已经腐朽。屋内只有一个砖块盘成的炕,孔道和烟囱相连,上面草草铺着秸秆。

        除了几个破陶碗和空荡荡的箪瓢以外,再没有别的灶具。

        丧乱以来,丧乱以来……这样的困苦和贫穷,他已经见过太多。

        常卢用袖子扫炕头,赔笑道:“姚治中,农家房屋简陋,恐怕没有席垫,不如,我让他们为治中拿个干净些的靠垫吧,您头上有伤,先坐下歇歇。”

        老人也局促地躬身:“大人有所不知,我祖辈都是庄稼人,这间屋也是祖宗留下的宅子。一年到头没啥客人,老媳与我过惯地里刨食的日子,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有招待不周之处,请大人见谅。”

        姚堪道:“无妨,此屋虽然俭朴,却收拾的整齐洁净,可见老人持家有方。”

        他苦涩道:“只是一时看到这屋,想起了从前旧事。我幼时家中亦贫,别说是泥屋石墙了,连盘炕的砖头都造不起,逃荒路上,家母便用茅草苇杆搭了个草棚,那个时候啊,舍妹与我最惧刮风下雨,夜里睡觉时冷得如坠冰窖,连一片干燥地都没有,夏日又飞虫漫天,不得已与蚊鼠同寝。您看,我住惯这样的房子,哪里敢嫌弃您的洁舍。”

        老人听着,似有些动容,用手擦了擦眼角。

        姚堪径直上了炕,又拍拍旁边空地:“老人家也请坐。”

        两个老人都去看眼色,见常卢微微点了头,才敢将屁股挪上去,一左一右坐下。

        姚堪斜靠着炕桌问:“敢问两位老人家,原本是要捉什么人呢?我听常乡长言下之意,村里近来遭了贼?”

        老者叹口气:“正是。我们这原本是很繁华的,但连年打仗,村里但凡年轻能种地的后生都征去军里了,只剩下老弱病残,地也荒废了,这才被盗贼盯上。”

        常卢连忙禀告:“先前,东羊乡约有五十户,合两百多口人,算个大乡了,先冀州牧便多在此立军户,以充王师。”

        老者怒道:“打仗是正事,种地就不是了吗?没有吃的,人靠什么活,送去的孩子一个个都回不来,让家里人怎么办!”

        老太太用手擦眼泪:“我儿子,小孙孙,还有侄子外甥,先后都被征进军里,都死在外头了,连尸骨都捡不回来……听说仗打完了,还想去邺城看一眼,没成想,今天居然冲撞了大人,我看我是没有给儿子收尸的命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