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朱元璋的想法-第2/3页



朱元璋看完密奏之后脸色阴沉难看,心里很愤怒,要不是为了太子直接就下令将蓝玉满门抄斩了。

“身为一军主将,滥杀无辜,欺凌弱女,目无军法,更视国法如无物。”

“那是谁,那可是扩廓的王妃,是秦王妃的大嫂,是咱的亲戚呀。”

“对吧?他这不是打皇家的脸吗?”

“居功自傲,娇狂跋扈,无君无父的东西!”

李善长表面脸色难堪,眉头紧锁,实则心里一点都不担心。

秦王妃是怎么一回事,他可太清楚了,那不过就是个棋子而已,根本就不受朱元璋待见。

至于秦王,不提也罢。

果然下一刻朱元璋便道:“李先生。”

“臣在。”李善长明白自己表演的时刻到了。

朱元璋冷道:“让中书省拟旨,传诏,北平按察司。蓝玉一到北平,即刻锁拿回京,提交刑部议罪。”

李善长配合道:“请皇上三思。”

“什么三思,啊?”朱元璋假怒问道。

李善长故意停顿了一下,发现皇帝果然没有立刻说出下文,便继续劝道:“国法有八议之说,议亲议政,议功议贵,这八议当中蓝玉起码占了四条啊。”

“八议?”朱元璋不悦道,“李先生,咱可还记得龙凤元年吧,啊。朕率军渡江打应天的时候,你就劝过朕的。”

“要咱,晓谕三军;有敢杀伤百姓,掳掠民妇者,皆斩!”

李善长心中一喜,坦然道:“这臣也记得。”

朱元璋道:“朕是说过的,你李先生就是咱的萧何。咱问你,樊哙当年犯法,萧何会像你这样劝刘邦网开一面吗?”

可能是因为出身的原因,朱元璋特别喜欢和刘邦比较。

李善长适时地露出受宠若惊的尴尬表情,犹犹豫豫地说道:“那臣也斗胆问皇上一句,这么大的事天德为何不直接上奏弹劾,却用军报密奏?”

朱元璋没有说话,明明知道下文是什么,就在等着李善长说出来。

“这是军营,行的是军法。依天德的脾气啊,这么大的事蓝玉十个脑袋也都砍了。”

“可他毕竟是遇春的妻弟------”李善长给个台阶,直接说太子的话太明显了。

朱元璋道:“遇春是遇春,蓝玉是蓝玉,咱又没赐他丹书铁券。也好,天德不罚,那咱来罚吧。”

李善长道:“可他,不光是遇春的妻弟啊,他还是太子妃的嫡亲舅舅哪。遇春夫妇死得早,太子妃长辈当中啊,就这么一个亲人了。”

“遇春的情分皇上可以不顾,那太子的情分皇上总得顾及几分吧?!”

朱元璋沉默片刻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岂能因为他是皇亲就能逃避律法。”

李善长叹气道:“皇上,大明朝中像天德一辈的将领,死的死,老的老,将来太子继位总不能没有一个可用的将帅吧?”

“蓝玉虽然跋扈,对太子却是忠心耿耿,而且太子也能降得住他。”

朱元璋道:“既然如此,这件事咱就交给太子了。”

李善长立刻称赞道:“皇上英明。”

朱元璋又道:“天德的密奏里还有一件事,让咱颇为头疼啊。”

“哦?敢问皇上是什么事?”李善长问道。

朱元璋便将李弥章和扩廓帖木儿的关系讲述了一遍,以及蓝玉的所作所为会不会给双方关系造成误会。

李善长闻言沉思片刻后道:“皇上,臣倒是有个办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元璋道:“有什么办法你尽管说,咱恕你无罪。”

李善长道:“皇上可以亲自给他赐婚,并且就在大明把亲事给办了。这样一来扩廓的女儿即便嫁过去,地位也只能是一个妾室。”

“从其给自己起了一个汉人的名字来看,说明对方心里对大明并不反感,甚至有亲近之意。”

朱元璋点头道:“这倒是一个办法,既能拉近大明和李弥章的关系,又能疏离李弥章和扩廓的关系。”

“只是和亲这事------咱这心里别扭,不得劲。”

“要不你换一个办法。”

李善长看出来皇上不情愿,于是道:“皇上,不是和亲,是迎娶,是赐婚!”

“皇上若是舍不得,可以在大臣中选一个良家,也不必扮什么公主,直接赐婚便是。”

“对方年纪还小,留在身边几年悉心教导,关系自然也会亲近许多。”

朱元璋点点头:“这倒是个办法,但谁愿意让自己的女儿去漠北受苦呢?”

“不如,咱娶了他母亲,直接当他爹。然后再以藩王的待遇给其赐婚,这样岂不是更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