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第2/5页





    折松年见她依旧眉头紧皱,慌忙道“你不是一直觉得云州苦寒,想嫁去繁华一点的地方么我,我就想着,送你去京都,那里没有敌寇和战乱,我也安心。再者,你阿娘常说,你表姨母面冷心热,心肠最是好的,这些年,她一直对你多有关照,至亲的姨母,我想着,你跟着她,总比跟着我受苦好”

    说到后面,竟然带着一丝哽咽了。

    折夕岚眉头本是紧蹙,脸色存虑,听见这句话,神情瞬间又淡起来。她颔首,“没错,我确实不想过苦日子。”

    “既然阿爹已经写信跟表姨母说好了,那我便带着弟弟去享福。”

    “多谢阿爹。”

    折松年满肚子话又因为她这两个“享福”“多谢”的词烂在了肚子里。他都不敢去看她,父女两个静默半响,他缓了缓哽咽之声,这才掏出银子,“这是我这个月的俸禄,本有五两七钱,但”

    但同僚的儿子患了脑疾,他便借出了二两银子。

    折夕岚一点也没有意外。

    她爹是个好官,山塌了,他在最前面带着人搬石块,同僚的儿女要治病,他发了俸禄银子就借人。

    天寒地冻,他不在乎自己的身体,一心一意走访云州各县,查缺补漏,三过家门而不入。

    酷暑炎炎,他冒着大太阳和风沙去庄稼地里鼓励农桑,不眠不休的看农书,自掏腰包买农具,一家一户的送。

    他委实是个好官。

    但是好官也作孽的。

    他的好给了百姓,他的孽给了家里。外面的人越是好,她家就越是穷。

    六年前,云州天旱,他爹没日没夜的赈灾,也是这般三月不曾归家。姐姐得了急病,送去医馆的时候没有银子,大夫不肯赊账,就那么一会功夫,姐姐就没了。

    她娘受不了这份磨难,没多久也去了。

    她爹就生了她和姐姐两个女儿。本是一家四口,去了两个,剩下的一个经常不着家,只请了熟悉的徐婆婆来照顾她,家里冷冷清清。

    后来经常帮着她家做事的邻居一家得瘟疫死了,留下一个三岁的小儿,她爹又把邻家小儿抱了回来当儿子养。

    折夕岚这两三年一直带着弟弟住在云州城郊的小庄子里,吃得少,用得少,用钱更少。

    折松年一月五两七钱俸禄,借出去二两,还剩下三两七钱,这能让她和弟弟用上很长一段时间。

    三两七钱银子全部被折松年放在了折夕岚的手里。她没有问他怎么不给自己留点,都给了她,他自己吃什么等话,而是收了银子,只问“我如何去京都”

    折松年连忙道“陛下今年腊月大寿,云王家的世子爷要进京给陛下献寿礼敬孝,你便跟着一起去。”

    折夕岚点头。她爹是云王的人,云王世子她是认识的。有熟人带着,又是皇亲国戚,想来一路上不会有事。

    她又问“什么时候走”

    折松年心虚低头“大概七日后。”

    他嗫喏解释“是走得比较急,但跟着云王世子走,一路上没有危险,我就安心些。其他一应事物,我已经跟云王爷说好了,你只跟着去就好。”

    想了想又忐忑问,“七日后是从云州城出发,你这几日,便带着你弟弟回云州城里住”

    折夕岚就点头“好。那我现在回去,还得收拾东西。”

    折松年眼巴巴的看了她一眼,本想再叮嘱些什么,却见她神情镇定,即使突然听了这么个消息,但不惊不慌,在接受之后立刻有了万事皆能应变的模样,根本不需人去叮嘱,便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就这么一迟疑,她已经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