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沙苑之战(下)-第3/5页
这是一条非常狠辣的计策,如果高欢依此实施,则宇文泰必败无疑。其实去不去打长安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不要急着进攻,时间拖得越久对高欢越有利,因为宇文泰根本耗不起。西魏将士每人只带了三天的干粮,到现在已经用了一多半了,最多再能支撑两天,之后就不得不放弃阵地主动出击,那跟自投罗网的兔子根本没什么区别。
可惜分兵两个字在不经意间刺痛了高欢的神经,让他又想起小关之战中兵败身死的窦泰,复仇的情绪开始不受控制地在他脑海中涌动,严重影响了他的决断。
高欢拒绝了分兵攻打长安的建议,他觉得没意义。现在西魏的所有主力都在眼前,直接干掉他们就是解决问题最快的方法,何必再去绕圈子?如果宇文泰输了,长安都不用打,肯定望风而降;如果宇文泰赢了,那我打下长安又有啥用,还不是会被他给拿回去?
分兵的事情想都不要想,咱们还是讨论怎么打的问题吧。
这时高欢的脑中突然灵光一闪,他对众将道:“宇文泰的部队现在都在渭曲之中,四周全是枯黄的芦苇,要不咱们放把火烧他一下好不好?”
高欢果然想到这一点了,现在宇文泰肯定正在不停地打冷颤。
此时此刻,中华大地的历史走向完全就在高欢的一念之间,因为在渭曲的芦苇丛中不仅有宇文泰,还有另外两个对未来极其重要的人:一个是杨忠,一个是李虎。
千钧一发之际,侯景出手了。他对高欢道:“火攻是个好办法,但未免太便宜宇文泰那小子了。咱们二十万人劳师远征费这么大劲过来,不仅是要干掉宇文泰,更重要的是要把整个关西都收回来,我觉得最好能活捉宇文泰当街示众,展示一下跟朝廷做对的下场,让那些不法之徒不敢再有非分之想。如果稀里糊涂在芦苇丛中都给烧成炭了,大家认不出来哪个是宇文泰,警戒作用岂不大打折扣?”
高欢觉得侯景的说法好像也挺有道理,毕竟在东西魏分裂这件事上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能活捉匪首宇文泰,肯定可以更好地稳定关西的民心,把分裂的国家再统一回来,也算是抵消了自己之前的罪过。
算了,那就不放火了,直接动手打吧。
谨慎起见,高欢先派人去观察一下宇文泰那边的情况,结果侦查兵回报说,宇文泰的部队驻扎在渭曲深处,人数看上去很少,满打满算也就一两千人。
高欢觉得好像有问题,这个人数明显跟先前的情报对不上。宇文那么狡猾,这是不是引我上钩的计策?边上会不会有埋伏?
如果是比较开阔的战场,就算有埋伏也不用怕,我的人多,直接连伏兵都包进去吃掉就完了,但渭曲这个地形太麻烦,两侧都是沼泽,水深土软,根本没办法包抄,只能从中间一条路往里杀。在没搞清楚敌人虚实的情况下,直接硬打好像不太明智,况且现在已经是下午五点左右,天很快就要黑了,也不是打仗的好时间。
高欢犹豫要不要部分接受斛律羌举的建议,缓一缓等搞清楚敌军的底细再开战,反正宇文泰又逃不掉,开战的主动权在自己这一边。
但这时候彭乐脑子发热,蹦起来对高欢道:“西魏那帮散兵游勇肯定是知道打不过咱们,半路上都跑光了。现在宇文泰才那么点儿人,咱们一百个抓一个都没问题,何必瞻前顾后自己吓唬自己?我觉得咱们别等了,趁着天还没黑直接打完收工得了。如果大家担心有埋伏,我愿意当炮灰第一个往里冲。”
看到彭乐要抢功,其他将领也坐不住了,纷纷要求马上就开打。群情激奋之下,整得高欢都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有点儿过分小心了。
既然大家都想打,那就打吧。
高欢一声令下,各个将领带着自己麾下的部队争先恐后杀进渭曲。
开始一段还好,东魏各路部队可以齐头并进,等到越走越深,路变得越来越窄,维持秩序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部队之间逐渐出现拥挤抢路的现象。
又向前走了一段之后,前面不远处已经可以看到宇文泰的中军大旗,旗下果然只有孤零零的一小撮人马。东魏将士们一看荣华富贵就在眼前,生怕被别人抢了头功,于是没人再管什么队形不队形了,开始跟抢宝似的一窝蜂往前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