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贺拔胜:名将西归-第2/4页



  但不久之后发生的一件事情,终于让他跟高欢彻底决裂。

  贺拔允被东魏朝廷给赐死了。

  虽然是大哥,但贺拔允的能力相对他两个弟弟来说要逊色很多,而且他对高欢也没有那么多敌意,更多的是欣赏和支持。当初正是在贺拔允的配合下,高欢才从尔朱兆手中拿到了六镇镇民的指挥权,后来信都起兵的时候,贺拔允也始终跟高欢站在一起。高欢对贺拔允也非常敬重,让他担任朝廷的太尉,封燕郡王。

  但问题是贺拔允的身份太特殊,他的两个弟弟,一个在关西拥兵自重,一个去荆州招兵买马,都卯足了力气跟高欢做对,最终两人一死一逃,也都跟高欢有直接关系。所以在旁人看来,贺拔一家跟高欢已经是势不两立的态势,贺拔允作为大哥,不可能不帮弟弟出头,他现在虽然没有什么动作,但背后肯定有阴谋。

  东魏成立之后,贺拔允处境变得越来越尴尬,除了高欢之外,所有人都怀疑他有异心。高欢虽然表面上还处处为贺拔允解释开脱,但其实心里也很没底。

  终于在一次打猎的时候,有人告状说贺拔允偷偷弯弓搭箭要对高欢下黑手,还有不少人站出来作证,言之凿凿不容分辩。这下高欢也拦不住了,贺拔允终于被东魏朝廷下令赐死。

  平心而论,这件事情高欢做得有点小气。当年诸葛亮兄弟分事三国,都深得各自主君的信任,发展得也都很好,高欢实在不应该因为这个原因怀疑贺拔允。高欢事后也非常后悔,他亲自出席了贺拔允的葬礼,想起旧日的恩情,不禁涕泪横流。

  贺拔允死后被追赠太保、定州刺史、都督五州诸军事。

  但人都死了,哭和追封都没啥用了,反倒有点儿假惺惺的感觉。

  贺拔胜得知大哥贺拔允死于高欢之手,又想起当初三弟贺拔岳的死也是高欢一手策划的,他终于整明白了,高欢才是自己不共戴天的仇敌。于是他屡次去找梁武帝萧衍,请求领兵去跟高欢决一死战,为兄弟报仇雪恨。

  萧衍不同意。东魏现在兵强马壮,负责镇守河南地区的侯景和高敖曹又都是狠人,还是不去招惹的好。再说了,国家的军队岂是用来给你报私仇的。

  贺拔胜郁闷得要死,无奈之下,终于动了投奔西魏的想法。但他对宇文泰是否还会收留自己很没信心,毕竟自己在高欢占上风的时候曾经退缩过,没有去关西跟宇文泰并肩战斗。

  正在犹豫不定的时候,他意外地收到了赵刚的来信,得知西魏朝廷正热情地邀请自己回国效力。贺拔胜大喜过望,他马上把部下们召集过来,商量回归西魏的事情。

  大家都是北朝人,能回家当然都很高兴,于是由贺拔胜的大行台郎中卢柔执笔,给萧衍写了一封请求北归的表文。

  萧衍是个文化修养很高的人,他看了表文,觉得文采飞扬,写得非常好。当得知表文是卢柔所写,便派人过去把卢柔大大夸奖了一番,又送了许多丝绸锦缎作为赏赐。

  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这样来回折腾了好几次,萧衍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不提同意这两个字。

  贺拔胜郁闷了,这个老头明显就是不想放我回去嘛。这可咋整,总不能自己偷着跑回去吧?

  大都督史宁对南梁的情况摸得比较熟,他对贺拔胜说:“将军别愁,我知道梁朝皇帝最信任朱异,不如咱们用朱异做突破口,让他去帮忙说几句好话肯定管用。”

  贺拔胜也没别的办法,只好让史宁去试试。

  朱异是南梁的中书通事舍人,相当于萧衍的高级秘书,非常受萧衍的器重和宠信。萧衍虽是开国皇帝,但登基至今已有三十多年,最近国家太平,他的年纪也大了,逐渐开始崇信佛教,怠于政事,无论是军旅谋划、州郡设置,还是朝廷大事、诏书撰写,基本都交给朱异来处理。

  另一方面,朱异的能力的确也非常突出,他博闻多识,精明强干,比其他那些只会空谈的南朝大臣要强得多,说话办事都很合萧衍的心意,所以几十年来恩宠不衰。

  史宁找到朱异,跟他东拉西扯聊家常,最后终于谈到了自己当前的处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