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高乾和李元忠:河北大族的归心-第3/4页



  到了李元忠的老爹李显甫当宗主的时候,将数千家李氏宗族汇集在殷州西山附近,聚族而居。李氏聚集区方圆五六十里,在河北一带影响力非常大。

  李显甫死后,儿子李元忠就成了新的宗主。

  当年葛荣叛乱之时,李元忠将宗族众人组织起来,结寨自保。当时河北地区基本都已经陷入叛军手中,李氏虽然人丁虽多,但也都人心惶惶的,如何组织起来是个大难题。李元忠也是个狠人,他坐在树下亲自指挥,前后一共砍了三百多个不听命令的人,大家一看这个宗主比葛荣还狠,听他的话没准还能多活几天,不听话直接就没命了,于是都不再乱跑,在李元忠的指挥下同心协力保卫乡土。

  葛荣到了殷州之后,派人攻打赵郡李氏的村寨,结果连打了几次都没打下来,损兵折将无数。后来葛荣急眼了,心说我还打算横扫天下当皇帝呢,居然连赵郡李氏的民兵武装都搞不定,也太没面子了。他押上了所有兵力,下了死命令,最后终于依靠人数优势啃下了李氏的村寨,李元忠也被抓了起来。葛荣打算拉拢李氏一族,所以并没有杀害李元忠,只是让他随军而行。

  等到葛荣被灭之后,李元忠也被放了出来。因为他是赵郡李氏的宗主,抵抗叛军的过程也颇为出彩,所以就地被朝廷拜为南赵郡太守。

  李元忠对做官没什么兴趣。他当了太守之后,因为看不惯尔朱氏飞扬跋扈的作风,所以一直出工不出力,每日饮酒自娱,啥政绩也没有。但他的身份摆在那里,所以朝廷也没过多追究。

  当年尔朱荣在的时候,尔朱家的其他人还不敢乱来。等尔朱荣一死,尔朱氏攻入洛阳废立皇帝把持朝政,完全进入无法无天的状态。殷州刺史尔朱羽生仗着几位子侄的权势,在殷州一带横行霸道鱼肉百姓。李元忠实在看不下去了,这才赶过来求见高欢,期望高欢能站出来带领大家一起反抗尔朱氏的暴政。

  李元忠看到高欢已有起兵的想法,便进一步给他分析当前的形势。他跟高欢说,我那边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拿下殷州不成问题。但殷州太小,不足以作为大军的根据地。冀州现在在高乾兄弟和封隆之手里,这些人都是深明大义之人,如果你去那里的话,他们肯定会献出冀州追随你,殷州这边就交给我好了。如果冀州和殷州联合起来,那周边的沧州瀛洲幽州定州肯定望风降服。唯一麻烦的是相州刺史刘诞,这个家伙是尔朱家的死党,估计会负隅顽抗。但他能力有限,肯定不是你的对手。

  高欢大喜,这下战略目标更明确了。孙腾说得没错,李元忠真乃上天派来指点我的。他握着李元忠的手千恩万谢。

  李元忠目的达成,也不赖着了,他辞别高欢,赶回殷州准备起兵。

  高欢全军出了滏口,进入相州,眼前就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

  现在正值阳春三月,已是农忙的季节。高欢下令全军严守纪律,不得侵犯百姓的财物。每当过麦地的时候,高欢亲自牵马步行,避免践踏。河北一带的百姓这些年屡受欺压,叛军官军对他们来说都跟强盗一样,此时终于看到了传说中军纪严整秋毫无犯的队伍,都对高欢充满了好感。

  出了滏口就是相州地界。几万大军人吃马喂的,军粮是个大问题,于是高欢就派人跟相州刺史刘诞借米。

  刘诞不给。

  高欢生气了。跟你客气才说借的,居然敬酒不吃吃罚酒。他派人打探了一下,得知刘诞安排了一个车营在高价往外租米谋取私利。于是高欢又拿出抢马的本事,派人直接把车营包围起来,人可以走,米留下。车营的人一看这帮军爷气势汹汹的不好惹,也没敢反抗。

  高欢大军来到信都城下,高乾和封隆之信守承诺,打开城门放高欢进城。

  高敖曹这时领兵在外面抢地盘,听闻高乾这么简单就献出信都投降高欢,气坏了。大哥当初带着我们四处打劫的时候多威风啊,咋现在见到高欢就胆小得跟妇人一样?他越想越窝囊,派人给高乾送了一套裙子过去。

  高乾收到裙子,哭笑不得。他跟高欢说,我这个三弟吃软不吃硬,咱们得想个办法把他哄开心了才行。高欢笑道,这个小叔我早有耳闻,果然有个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