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喋血明光殿-第3/5页



  元子攸还在犹豫。现在元天穆还没过来,还有考虑的时间。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尔朱荣虽然暂时没有造反的念头,但他手下众将都盼着升官发财当开国元勋,一帮人没事就聚在一起相互撺掇。行台郎中李显和说:“天柱大将军都到洛阳了,居然还没有赐九锡,这皇上也太没眼力见了,难道等大将军自己去要么?”

  九锡是皇帝给臣子的最高赏赐,王莽、曹操、孙权、司马昭、司马伦、石虎、桓玄这些人都接受过,这是很高的荣耀。

  但是讽刺的是,接受过九锡的人,后来大部分都谋权篡位了。

  都督郭罗刹不屑一顾:“九锡算个啥,我觉得皇上可以直接准备禅位的册文了。”

  参军褚光跟着溜缝儿:“听人说并州城上紫气蒸腾,肯定应在天柱大将军身上没跑了。”

  几个好事之徒一鼓动,尔朱荣带来的将士也都开始飞扬跋扈起来,经常没事找事欺负朝内的官员。这些官员气不过,纷纷来找元子攸告状。

  元子攸只能让大家先忍一下,暂时还惹不起这帮契胡。

  这段时间,武卫将军奚毅经常偷偷来找元子攸,陈说尔朱荣及其手下诸多大逆不道的行为,说皇上您放心,如果有需要的时候,我肯定誓死保护皇上,绝不会站在尔朱荣那边。

  奚毅乃前朝重臣仪同三司奚建的儿子,本人也屡有战功,但问题是他跟尔朱荣是表兄弟,所以元子攸本能地保持警惕,说天柱大将军哪能有啥坏心眼,但你的这份忠心我不会忘的。

  但奚毅是真的看不惯尔朱荣的做为,坚持不懈地找元子攸表明心迹。元子攸判断他是真心想帮自己,这才把他引荐给元徽李彧等人。奚毅是武人,关键时候用得上。

  这时,元徽又告诉元子攸一个新情况。

  尔朱荣的小女儿嫁给了元子攸的侄子陈留王元宽,这次来京之后,经常去元宽家里喝酒,喝醉了就指着元宽说,我以后就靠你这个女婿了。元徽说,这表明尔朱荣早有计划了,如果皇后生的是儿子,就肯定会立幼子当皇帝;如果不是,就会立陈留王。反正不管咋样,你这个皇帝肯定会被干掉。图穷匕见的时候已经不远了。

  元子攸心里烦闷,难道真要走到这一步么?大事当前,他天天晚上都睡不好。有一次他梦到自己持刀割掉了自己的手指,醒来后问元徽和杨侃这是啥意思,元徽赶紧抓住机会,说此乃蝮蛇螫手,壮士断腕之意,预示着您会除掉身边的威胁,吉兆是也。

  所有这一切都在催促元子攸尽快下决心拼死一搏。

  八月十五,元天穆也到达洛阳,元子攸亲自出宫迎接。

  他知道,从现在开始到皇子降生,是留给自己的最后的决断窗口期。时间很紧迫,不容他再犹豫了。

  天穆老哥过来了,尔朱荣也很高兴。他陪同元子攸一起在西林园给元天穆接风洗尘。席上,尔朱荣闲聊之间跟元子攸说,皇上啊,听说近年来你身边的侍卫都不习武,这可不好,我觉得你有空还是带着大家出去打打猎啥的,锻炼一下,别天天闷在宫里看那些讼状了。

  说者无心,元子攸听罢可是如闻霹雳。奚毅之前跟他说过,尔朱荣曾经计划趁他出猎的时候挟持他迁都,看来这是打算下手了?他赶紧搪塞,说好好好过几天就出去,心里想不行,得赶紧下手了,晚了就来不及了。

  送走尔朱荣和元天穆之后,元子攸马上召集众人,说我决定了,咱们准备动手。

  皇上终于下决心了,大家都很兴奋。

  大家商量了一下具体的方案。首先,要在尔朱荣进宫的时候动手,这时候他身边的人少,也不容易被契胡大部队发觉;其次,需要有足够的人手,尔朱荣本身战斗力颇强,需要一些身手好的勇毅死士才能对付得了。

  人的事情主要由李彧负责。李彧平素喜欢结交豪杰,家中养了很多死士,此时正是这些人发挥作用的时候。

  尔朱荣和元天穆刚刚喝了很多酒,估计回去要休息两天,所以大家把动手的日子定在了八月十八。

  两天转眼就过去了。

  十八日,元子攸从早上开始就坐立不安,思前想后考虑各种可能。他把中书舍人温子升叫过来,详细询问了汉末王允杀董卓的故事。温子升是北地三才之首,博古通今,于是详细地跟元子攸介绍了一遍。元子攸感叹道,如果王允只杀董卓,赦免其他凉州人,一定不会落到最后那种地步。他沉默了一会儿,对温子升说:我想干啥你应该已经知道了。这是原则问题,就算拼死也一定要做。我宁愿象高贵乡公曹髦那样战死,也不愿象常道乡公曹奂那样苟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