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龙门石窟1日游-第2/3页
再往前,就慢慢的到了游客中心,我们需要在这里购票,然后凭票据入景区。
在广场处,有一块巨大的立起来的石头,上面刻有龙门石窟的字样。大家都争抢着要合影,年轻的时候都是如此。只是我们都上去了,谁来拍照呢?这是个问题。
我们总是乐于做一名享受着,却总是忘记那个甘于奉献的师兄。石头师兄就是那个承担拍照重任的人。青春里,这样的人才最美,才最值得人尊敬。
在我心里,我总认为自己是新来的,我也总是认为前面有师兄顶着,师兄会帮我们解决一切。我不知道我是从何时有这种想法的,可能很早很早就有了,在家有父母,做错事有哥哥。这种靠习惯了的想法真的很危险,因为它会让我在独自面对困境的时候不知道该找谁,该依靠谁。最后还是要依靠我们自己。这才是人生最大的道理。
我记得在士兵突击这部电视剧里,有这样的剧情,许三多和草原五班的战士们,在荒芜的草原上修建了这条刻着五角星的路。这一举动惊动了上面的领导,还有专员下来采访。在听说到能够有机会拍照留影的时候,李梦却用花言巧语的骗许三多替他去站岗。
这一幕幕真的透视了人性。我觉得我们就像极了李梦,而不如许三多。李梦就是什么便宜都想占,让我们气氛极了。贪得无厌的样子也被他刻画得栩栩如生。我曾经在看这部剧的时候,我总是回想,要不是主编让这么伟大的主角许三多活下来,我想像他这样的人不知道要被小人坑死过多少次。
懂得付出,才会有所收获,才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这是时代的主旋律,也是为人之本。
也或许,真是因为有李梦这样的人的存在,才成就了许三多,才证明了无私奉献的伟大。我想我们大部分人都活成了李梦。
拍过照后,我们一起去游客中心买了票,然后进去游览了。当时还是早上,温度还很低,所以显得有些冷。还好我们都穿上了大棉衣。由于是在郊外,冷冷清清的环境,也没多少人来。我们站在阳光下,面对阳光,长呼一口,还能看到吐出来的一条条“小白龙”。
冷风吹来,我们都被冻的不轻,鼻子耳朵被冻得通红。我不禁感叹,北方十月和南方十月竟然有如此大的差距。要是再老家云南,这个季节的早晨,应该是不可多得的晨练时光。
以前我一直听不懂那句歌词“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冷里四季如春。”现在想来,多少有那么点含义在里头。
我记得当时的时候,徐秋慧穿了一件白色的羽绒服,耳朵上还戴了一个耳罩,白绒绒的,很是嘚瑟。不过她的性格很好,很讨人喜欢,所以我们才不在意。
她总是会和大家争抢着要合影,所以她变得很合群。而我多少有些南方人的拘谨,不仅仅是因为我是新来的,和大家不太熟悉。我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融进去并获得大家的认同。即使我没能够融进去,也没有人会说我孤僻与清高。
赵文明就好相处多了。那天他穿的是件浅黄色的棉衣,他高高的个子,真挚真诚甚至有点憨厚的性格虽然有点不太讨人喜欢,但是他和我却很处得来。他那有些大大咧咧的不拘一格的脾气带给我很多的惊喜。
他虽然也没来多久,但是他却很放得开,心胸很大。落落大方的样子,也绝对是人群中的一处靓丽风景线。
两座大山,中间有条河。枯水期,还能看见河底的很多鹅卵石。石窟就开凿在河的两侧,两边都有很具代表性的巨大佛像。我们是在河的右侧,所以左侧的山体上雕刻了什么,我们远远的就能够尽收眼底。而我们所在的山体,我们只能一点点的摸索了。
我们顺着索道,护栏,慢慢的一个石窟,一个石窟的观赏,直到来到最具美学色彩的最大的佛像面前。这真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
这么多精美的雕塑,不知道承载了多少故事。我们最熟悉得临时抱佛脚就出自这里。
那巨大的佛像的佛脚已经被人抱得油光发亮了,所以处于对文物的保护,四周都围上了护栏。我们没能够有机会抱一下大腿,说实话有些遗憾。但是我们都明白,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临时抱佛脚真的不会太长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