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燕府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将军燕安明,勇力过人、忠心不二、功劳厚重,值此国家危难之时,封为青兖大都督,即刻前往关东平叛,莫负朕意,钦此~”燕府内,随着太监杨芳的宣读完毕,燕安明谢恩起身接旨,其夫人万若兰拿出写银钱答谢杨芳。
杨芳一变推辞不敢,一边笑眯眯手下,他是中车令柳信的义子,最得柳信信任,因此每次来到大将军府宣旨的都是他,已经与燕府众人熟络了。
杨芳恭贺道:“恭喜大将军又要新添战功了。”
燕安明并没有瞧不起太监,身为武人他一直以汉代的卫青为楷模、待人和善,于是苦笑着答道:“公公恭贺过早了,如今契丹大军压境,青州徐吉祖、兖州季况又犯上作乱,不知又要死伤多少百姓,真是多事之秋。”
杨芳道:“此次出战,陛下亲领三十万大军北据契丹;令大将军您自去青兖二州调兵平叛,正是一内一外,相得益彰,这兄弟之情可是羡煞奴婢了。”
燕安明道:“公公客气。”,随即将杨芳送至府门口,送走了。
望着杨芳离去的马车,燕安明心中倒是有些奇异。这杨芳是个喜好军旅之人,观他志向颇想要建立一番功业,但可惜幼时挨了一刀,在吸收唐亡教训的大周,宦官掌权是不可能的,只能做些服侍皇帝之事,毕生封锁在皇宫之中。燕安明倒是有些觉得可惜了。
回到府中,儿子燕沐马上来问道:“父亲,这次出征形势如何,可否带上我?”
燕沐是燕家世子,今年也有二十岁了,比魏王姚兴大了一岁。精力旺盛,对于各种军旅文事都有兴趣参与。生的高大强壮、五官端正,颇有英气,常随军担任尉官。
燕安明瞥了儿子一眼,不答反问道:“我儿以为形势如何?”
燕沐回答:“形势虽然严峻,但仍在我大周掌控之中。契丹虽然来势汹汹,号称四十万大军,大肆劫掠肃州、秦州。但陛下英明神武,善于用将,多年来地方各郡武备充足,御驾亲征之下北据契丹必然得胜,甚至还有可能反击。因此陛下北方这一路,不足为惧。”
“倒是父亲要去的兖州、青州,虽然看似只是黔首叛乱、山贼啸聚,但其背后必然有着当初梁国、齐国那些勋贵旧部的支持,树大根深,父亲聚二州之兵也不一定能速胜。还要提防南唐趁虚来攻,形势不容乐观。”
燕安明点点头,感慨道:“灭蜀回京不过一个冬天,这些跳梁小丑就想着要蹦出头了,想联系契丹压制我大周,阻碍统一大业。世事真多艰也。”
他目光如炬,语气鉴定地说道:“既然他们要出头,那我就要替大哥打得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这是荣泽七年的三月了,自从回京以来过去了一个冬季。本想好好休养身体的北周君臣百姓们却又遭到了打扰。
北方的草原霸主契丹不想看到中原一统,决心南下,在其可汗耶律木木的带领下举四十万大军南下掳掠,几日时间便席卷北方雁门、上党等十余郡,掳掠百姓数万。
兖州农民季况举兵作乱,不久便拥兵十万,攻下开封郡,自号宋王;
青州山贼徐吉祖亦连接诸寨,举兵十余万攻取即墨郡,自号齐王。
虽然明面上看不出,但暗地里很明显这两股国内叛军背后有着被灭国贵族们的支持。神元年间被姚荣所灭的关东梁、齐二国贵族有许多得到了皇帝的赦免,即使被遣返回乡也是一方豪强大族。
如今看到北周愈发强盛,有些心怀故国之人坐不住了也是很正常的。
燕安明拍拍儿子燕沐的肩膀说道:“好小子,见识不错。”
燕家一共有九口人。
燕安明的正妻万若兰,生下燕沐这一嫡长子与燕芷这个三女儿;侧室秦眉,生下燕昭德这个二儿子与燕昭信这个三儿子;侧室鲁画儿,生下燕初春这个小女儿。
燕安明待外人十分和善,治家却是严厉,加上万若兰是大家闺秀、知书达理,因此家中也是一派和谐景象。
万若兰问道:“夫君,这次可需要带着全家人一同前往?”
秦眉道:“大夫人,妾听说以往将军出征在外,家人都是要留在京中为人质,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燕安明道:“妇人之见,我与皇帝兄长情深似海,怎会有为质一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