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筹备-第2/3页
安定镇府衙。
原班人马。
县太爷依旧笑脸相迎,这也是他至今没有被愤怒群众打死的原因。“今天,很荣幸邀请各位先生共聚一堂,本官真是倍感荣幸,蓬荜生辉啊!今天召集大家啊,是应‘邻家新火’孟老板之请,在文化馆正式筹备之前,咱们一同开个,开个……孟先生,你要开啥来着?”
孟茹小声提醒:“动员会!”
“哦,对对!动员会,瞧我这脑子。现在给大家郑重介绍一下,这是孟茹孟小姐,也是‘邻家新火’的小老板,别看咱们孟小姐年纪小,但‘英雄出少年’啊!自幼就随着孟亭芳先生学习,不仅饱读四书五经,还精于商贾之道,格物致知、知行合一,非常有担当有情怀,主动领了这项差事,为百姓开馆、为生民立心,亦为朝廷分忧!大家一定要大力支持!”说罢就带头大力鼓掌!其他人看在孟亭芳的面子上,也象征性地拍了两下。
孟茹越听脸越红,极其尴尬。但看着县太爷对着个小姑娘都能如此吹捧的这副样子,彻底明白被亲爹套路了,这哪里是什么好事,分明是一桩苦差事。但是,这个时候只得硬着头皮,站起来谦虚道:“县太爷体恤抬爱阿茹,不胜感激!阿茹定当竭尽全力。今日在座的都是阿茹的长辈,日后有请教的,还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我先向大家汇报一下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吧!”
两侧的丫鬟将一块长约5尺,高3尺的屏风搬到众人面前。屏风表面基本平滑,上面贴着一整张纸,占满整个屏风的使用面积。纸上则写有“安定镇首家博物馆建造方案”几个大字。标题下面是密密麻麻的设计方案。
孟茹看着这块简易大屏幕,满意地点点头,“自领了这项差事,‘邻家新火’一向高度重视,立即对相关文献开展研究学习,并去京城做了实地考察。结合所见所闻,我们出了一套建造方案。为进一步阐明朝廷旨意,切实落实旨意精神,我们拟将‘文化馆’更名为‘博物馆’。何谓‘博物’呢?博物即博采众物,方博学多识。古书有云,‘博物君子也。’怀仁心、慕道义,见微知著、辨别浊清,才是一位博物的君子。我想,让百姓懂得人伦孝敬、敦厚学识品行,不应仅局限在某一种物体中,而应博采众物,全面开花。请大家移步,我们进行具体的讲述。”
午后的和风裹挟着金色的阳光顺着半开的窗缝溜了进来,投射在孟茹的面庞和发际,为她镀上一层轻柔的浅光,耳边的碎发顺着风的方向轻轻拂动,更增一丝跳跃感。孟茹身形纤细婀娜,站在屏风面前,却丝毫不显瘦弱,相反,随着她慷慨陈词的述说,纤瘦的身体中仿佛涌动着惊人的波涛。
底下的人交头接耳,没想到啊,这孟庭芳的姑娘别看年纪小,平时还爱打扮爱俏,这接手了还真不含糊,说干就干了。自己还专门跑了一趟京城,看来确实有两下子,挺不错!
“综上所述,博物馆的选址一定要设在安定镇文化街,确保人流密度。因为馆内的藏品定十分珍贵,雇佣伙计一定要经过严格筛选,以防出现监守自盗的情况。同时,在着手建馆前,就要在镇中多加宣扬,调动起大家的好奇心,只有大家主动走了进去,方才真能做到用之于民。”
孟茹侃侃而谈,极擅洗脑,寥寥数语间一座大型博物馆似乎已经落地。大家纷纷点头,“孟兄,你这姑娘不错啊!说的头头是道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