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三更合一
西洋人在拍卖会上看到似曾相识的东西, 既有欣慰也有害怕。
欣慰当然是以后西洋海商的船队过来,安全得到保证,都不用担心在附近会遇到海盗。
别说附近, 方圆几千里都不见一个海盗,全让水师围剿得一干二净。
害怕自然是因为水师越发强大,如果哪天他们反过来对付自己, 这些西洋人的船队就毫无招架之力。
哪天康熙翻脸不认人,把他们扣下, 谁都插翅难飞了。
欣喜的人还是居多,毕竟都是过来做买卖挣钱的,能把钱和命都保住, 谁能不高兴?
至于康熙什么时候会翻脸这种事, 只要他们本本分分做买卖,不触及皇帝的逆鳞,那就不会有事。
后来得知康熙打算让部分水师护送商队去欧洲做买卖, 海商们得知后心情都很复杂。
毕竟他们自认母国也十分强大,但是哪家都不会派水师来护送他们过来做买卖, 回去后却又要收税又要各路打点, 这花费就不少,至少一半都给母国了。
路上还危险,可以说是用命来做买卖。
看看如今别人家的水师居然要护送商队去做买卖, 能让海商们心里不羡慕嫉妒吗?
当然他们也能理解母国不会让水师来护送商队,因为水师出一趟,那花费也是个吓人的数字。
如果海商要出这笔钱的话,不但白跑一趟, 还可能倒贴, 他们宁愿自家的水师别出来了。
但是这边的皇帝竟然让水师护送, 本地商人们出的起这个价钱吗?
后来才得知本地商人压根不需要出水师的费用,让海商们更是羡慕的眼泪从嘴角下来了。
康熙当然不是做慈善的,但是水师的费用确实也没必要让商人来出,主要商人如果出了这钱,做的买卖几乎所有赚的都要赔进来。
做一次买卖,来回倒腾,最后什么都没得到,谁愿意呢!
康熙的打算,就是他这边也带上货物去出售,还都是最稀有的货物,价钱高,也能减轻水师对国库的负担。
另外他这次派水师出去,除了探路之外,更多是为了为以后在西洋各国留下钉子打探,算是做个尝试。
不然都听传教士说的,谁知道他们嘴里说的有多少是真话?
选哪家来做这个买卖,康熙跟内阁大臣们商讨过,很难确定下来。
毕竟哪家都可能不合适,一家更是吃不下这么大的买卖。
康熙为此琢磨了好几天,最后还是顾凝宸不经意说道:“皇上也未必只选定一家商人,让他们组成商会一起分担不就好了?”
他看了顾凝宸一眼,不得不说这真是个极好的主意。
一家吃不下,几家可能也吃不下,十几家联手的话那就必然可以了。
而且这样一来,不管风险还是危险都互相分担了,摊在每家人身上就要少上许多。
如果让朝廷这边一家家商户去找去谈,实在太麻烦了,让商会领头,直接出个负责人和朝廷来谈,那就要方便得多。
顾凝宸却想到后世的商行,说是商会,其实已经算一家独大。
负责人的权力太大,不但能跟朝廷接触,还能掌握商户们的生死。
欺上瞒下,中饱私囊,朝廷的人没察觉,商户们却被剥削得苦不堪言。
她忍不住提醒道:“皇上,商会要是一人一直掌握,只怕人心易变。”
康熙自然也想到这一点,搂着顾凝宸笑道:“爱妃说得不错,这人选得换着来才行。”
但是换着来,谁说中间就没有猫腻呢!
商会里面的商人换着来,他们可能有联姻的关系,彼此就跟自己人没什么两样。
自己人轮着上去做商会的负责人,这跟一家独大有什么不同?
如果换成朝廷命官,他们未必熟悉商会。
康熙思索片刻,就打算让林润来当这第一人。
像林润这样依附过来的商人不少,他们的身份其实有些尴尬。
既不是直接当官,只作为办差事之人,身份上又是满姓大族的属下,很多还签了死契,说是家中奴仆都没什么两样了。
但是比起没有依附的商人,因为没有靠山的缘故,连买卖都可能随时做不下去,就要安稳得多。
如果能把这样的人提拔起来用,倒是不失一个方法。
一来这些人不可能背叛,因为一大家子都签了死契,生死都捏在主家手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