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赵宋再出昏招-第2/3页



    被点到名字的宋痒,并不像其它臣子一样支吾半天说不出个道理来,相反他似是早有想法地说道:「陛下,臣的意见只有一条,加田税?」

    「万万不可。」

    宋痒不过是一开口,其它的大臣们就像是活过来一般,集体给予着反对。

    田税可称农税,但之间还有所区别的。

    宋代的田赋相对其后的朝代实际上是比较轻的,原因当然不是宋代的统治者仁慈,而是对地方的控制力比之后朝都要弱,且宋代的统治者在立朝之初并没有重新进行土地分配,加之在中央集权的帝国中,法令推行的成本之高导致难以贯彻到基层,而且五代消灭了地方上旧有的世家,豪强,儒学家们还在重建宗族,因此难以调查到实际控制田亩的统治者也就只能被迫「轻田赋」,这在宋史和宋代的诏令中都有所体现。

    这就导致宋朝对田税宽容,在其它方面赋税较重。像是有商税、酒税、茶税、盐税等等相比就较重,这也是大宋富裕的根本原因。

    这也就有人说,宋赋,于几十倍于汉。

    只是这些年来,其它税收都变得有所降低起来,这都是因为土地兼并严重,使得不少的宋人百姓因而失去了土地。可没有了土地,其它的徭役却是没有丝毫的减少,这就让百姓的生活质量大不如前。

    百姓没有了余钱,消费能力下降,自然而然商业发展也就受到了影响。

    商业发展受影响,直接就影响到了税收,即是这般,宋痒就提出加田税之言。

    看到不少大臣都站出来反对,宋痒冷哼一声,跟着继续说道:「陛下,臣说的是加田税,而非是加农税。」

    「有何区别?」赵祯听了有一些头晕地问着。

    「陛下,这其中自然是大大不同。所谓的加农税,那是所有务农的百姓都要多交税。可加收田税,指的是只收有地之人的赋税。且臣的意思是,低于两亩以下的土地不收税,反之两亩以上者,田地拥有越来越多者,收的税就越重。」

    「陛下,灾荒之年,百姓少有余粮,为了渡过难关,他们不得不向当地的豪绅借钱借种子渡日,而等到丰收时在归还。奈何的这些豪绅们一个个都乘人之危,利息定得极高,迫使百姓最终只能卖田还债。一来二去间,不少的百姓早已经失去了原本的土地,被迫沦为了佃农。」

    「陛下呀,大宋佃农之多,已超出太祖时期五十倍有余呀。」

    「什么,此言当真?」听到这惊人的数字时,赵祯着实是被吓了一跳。

    五十倍是什么概念,岂不是说原本太祖时期,五十一人有自己的土地,可是现在就只剩下了一人吗?

    百姓没有了土地,他们靠什么生活?

    一旦百姓没有了收入来源,天下岂不是距离大乱不远矣?

    「陛下当面,臣自然不敢乱说,臣这里有一份统计,陛下看之便知真假。」说着话,宋痒这便从怀中拿出了一份奏书,跟着中官张茂则连忙走上前来,接过转呈给了赵祯。

    赵祯没有马上去看,他清楚,即是宋痒这般说了,便不会有错,不然欺君的罪名对方可是扛不起。

    「说说吧,你所说的田税要怎么征收?」

    听着赵祯的问话,宋痒开口解释着,「陛下,田多交得多,田少交地少。普通百姓只有两亩田地者,可向往常一样缴低税。如此一来,抽重税之下,当地豪绅就会发现,土地不仅不会让他们发家,反而还会成为一种累赘,如此一来,他们就会把多余的田地交出。届时,可以让当地官府以低价买下,在然后以平正常的价格租给当地百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